整合涉農部門,統籌城鄉發展;送千名農村青年上大學;村上設立農民學習培訓基金……蘭州市新農村建設亮點頻現。創新,讓新農村建設迸發出活力。
47個部門合力為農一種新的機制在蘭州市建設新農村中“出爐”:蘭州市成立統籌城鄉協調發展領導小組,將47個涉農部門整合在一起,用系統工程的辦法協調解決“三農”問題。
在這一新機制下,有關部門逐村摸排,梳理出723個村需解決的問題2160條,將逐期逐批予以解決。
與此同時,蘭州市委以“1號文件”出臺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意見,確定實施特色產業工程、龍頭企業壯大工程、水利改造提高工程、整村推進扶貧工程等。做大做強優質專用糧、馬鈴薯、瓜果等優勢產業和百合、蔬菜、花卉、玫瑰等特色產業,打造“城市農業”。
各縣區紛紛探索新農村建設的新機制。七里河區提出“百家單位幫扶,百名干部推動,百萬資金支持”,發動100余家轄區單位及非公有制企業定點結對包村幫扶;全區34名縣級領導包村,抽調67名科級干部駐村蹲點,幫助引項目、引資金;財政拿出200萬元資金支持、啟動新農村建設。
公共財政溫暖農村4月7日,隨著永登縣通遠鄉—七山鄉公路的建成通車,蘭州市最后一個不通油路的鄉貫通油路,鄉親們敲鑼打鼓,奔走相告。這標志著蘭州市實現鄉鄉通油路。
為農村通油路是蘭州市財政向“三農”傾斜的一個縮影。“十五”期間,全市累計投入農村公路建設資金5.96億元,年均增長36.97%,去年更是突破2億元大關。今年,蘭州市又將以近2億元的資金用于農村公路建設,為農民修更多致富路。到“十一五”末,實現“村村通油路”。
讓公共財政的陽光溫暖農村。蘭州市確定,從今年起,市、縣區財政用于“三農”的支出要高于同級財政增長幅度。今年,市級用于農業和農村生產經營的資金將增加2000萬元以上,達到1.2億元,“十一五”期間每年投入1.5億元。
近日,永登縣中川鎮紅玉村等20個村成為蘭州市新農村建設試點示范村,皋蘭縣石洞鎮等6個小城鎮成為重點建設小城鎮,蘭州市今年投入1億元專項補助款,讓它們走在前列,為新農村建設示范,在新環境、新支柱產業、新經濟組織、新公共服務、新精神風貌等方面取得實效。今后5年,蘭州市每年都要籌集1億元資金,重點建設一批各具特色的小城鎮和示范村。并將斥資在3年內完成61個“城中村”改造。
千名農村青年上大學在甘肅農業大學成人教育學院,來自蘭州市農村的278名有志青年喜滋滋地學習深造。曾經,他們在田野辛勤耕耘;如今,他們接受著高等教育;今后,他們將是新農村建設的帶頭人。
新農村建設甫一啟動,蘭州市就從提高農民的科技、文化素質,為農村提供干部儲備和人才支持。蘭州市實施的“一村一名大學生”計劃,每年選拔一部分高中畢業或同等學歷立志務農的回鄉青年、村組干部,在甘肅農業大學農業經濟管理專業全脫產學習兩年,在今后5年,培養1000名大學生,使每個行政村至少有一名扎根農村、發展經濟的大學生。為此,蘭州市財政資助600萬元,對學員學費、住宿費全額補助,使學員基本免費上大學。
一些村也在培育新型農民。紅古區海石灣鎮下海石村籌集資金12萬元,設立村民學習培訓基金,提高村民科技文化素質,加快建設新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