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直接影響到市民的生活:人們清早起來習慣性地開窗透氣,沒想到過一會屋內就彌漫著一股刺鼻的味道,原來是污染作怪,只能立刻關窗;一些老年人們暫時停止了堅持多日的晨練;大多數女士帶上了厚厚的口罩,盡管如此,到辦公室時口罩已變得黑乎乎的;大白天車輛亮著車燈行使;最嚴重的時候,從黃河鐵橋的一端看不到另一端;不少女士抱怨,這樣的天氣穿著白色的羽絨服,一天就臟了,再也不敢穿了;周末,街上的行人比往常明顯減少,人們躲在家里不愿出門。
“老蘭州”們對此頗有看法,人們議論著今年的污染格外嚴重,往年并沒有連續一周多的“濃霧”現象。相關部門的數據顯示,蘭州大氣環境質量一級和二級天數為210天,比上年同期減少了23天牞,跌到了7年來的最低值。
2006年底,蘭州人的最大心愿差不多都是:一覺醒來,可以看到闊別多日的藍天、白云以及燦爛的陽光。
關鍵詞八:博客火熱
“諸神退位、理想缺席、偶像當道,這是一個迷失自我的年代。而博客的出現,讓‘我’的聲音終于有了一個表達的出口,渴望真實、拒絕虛偽。我們也終于從‘眾聲喧嘩’的論壇化表達轉變‘我的地盤我作主’的博客式獨語。”這是一位博友在博客上回顧2006年發出的感慨。
“如果說2005年是中國的博客元年,那么2006年就是博客蓬勃發展之年”,這話真是不假,博客這個新興事物在2006年更廣泛地普及到了“草根”階層,周圍的許多人紛紛開了博客,撇開博客質量到底如何不說,只說這“想寫就寫”的痛快就夠人們興奮一陣了。新華社甘肅頻道等本地網站也不失時機地推出了《博客精選》等欄目,網羅了省內名人名博。10月底,首屆“西部博客之夜”吸引來了眾多省內各界博友參與。
上班族們忘不了的一件事就是打開博客看博友們的留言,順便在別人的博客上溜達一圈,留下自己的“足跡”,不管多忙,總要抽點時間坐在電腦前寫下一天的心情、收獲,更或者是發發牢騷。年輕的父母為新生兒開博客,記錄孩子成長的點點滴滴,希望等孩子長大后,把這個作為禮物送給孩子。人們認真地經營著這一片“自留地”,博客成了人們能夠抒發心情、與人真誠交流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