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甘肅日報》撰文稱著名戰略咨詢專家王志綱在蘭洽會上透露“西安已被確定為國家第五個直轄市”。7月8日下午,鳳凰網致電王志綱秘書核實該消息,他稱王志綱7月6日在蘭洽會上發表了《西部再十年——敢問路在何方?》的演講,但該演講中只是提到西安為國際化大都市,并未稱“西安已被確定為國家第五個直轄市”。
王志綱七年前曾提出西安應該堅持打文化牌,與北京、上海一起作為世界認識中國最有代表性的門戶。七年后的今天,西安已經被中央定位“國際化大都市”,與北京、上海一起同列第一陣營,參與全球城市競爭。
王志綱秘書稱《甘肅日報》的報道中,由于記者不夠嚴謹,將其在網上搜到的內容“西安已被確定為國家第五個直轄市”作為王志綱的演講內容來發布.由于王志綱先生在區域戰略方面的影響力,該消息引起了社會各界關注。截止發稿時,已有鳳凰網、新京報、華商報、陜西電視臺等二十余家電視、報紙、網絡等新聞媒體來電印證此事。為澄清事實,現將王志綱先生蘭州論壇演講全文提供給鳳凰網,發布如下:
大家下午好。很高興在這樣一個美好的季節來到蘭州與大家面對面地交流。這里也是我的第二故鄉,為什么叫作第二故鄉呢?我今年55歲,有7年時間是在蘭州度過的,主要是在這里求學。可以說,這塊土地既承載了我最美好的青春時代,也賦予了我走向全國乃至世界的能量和能力。
我在很多地方講到自己的人生經歷時,蘭州都是濃墨重彩的一筆,當很多甘肅人和蘭州人把我當成他們的老鄉時,我也感到很親切。
今年5月,當有關方面在北京找到我,邀請我參加這次蘭州論壇,說實話我本人是不愿意參加很多會議和論壇的,因為你站在這個臺上必須是有感而發,如果總是老生常談,那就是浪費大家寶貴的時間。但是,大家也不難想象,一個人哪能天天都有那么多新東西呢?
然而對于蘭州的這次邀請,我感覺是責無旁貸,因為這是一次新的探索和新的挑戰。一是因為鄉緣,二是因為我們作為一家戰略咨詢機構,這些年來幾乎全部介入了西部所有熱點區域和城市的戰略制定。既然這次論壇的主題是“西部再出發”,那么我不禁想到中國的一句古話,叫做“溫故而知新”,怎么出發,究竟路在何方,這都是極具挑戰性和探索性的問題。過去的十年我們是如何走過來的,有什么成功的經驗,有什么需要吸取的教訓,如何承上啟下,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從而在接下來的十年中走得更加穩健,更加扎實。這是所有人都關心的問題。所以,我這次演講的題目就叫《西部再十年,敢問路在何方?》
下面,我將結合我們的戰略實踐,分三個方面來講一下我們的探索。
第一是昨天。西部大開發過去的十年是如何走過來的,如果泛泛地談恐怕時間不夠,建議大家如果有興趣可去看一下原國務院副總理曾培炎最近出的一本書《西部大開發決策回顧》,里面對西部大開發的來龍去脈講得很清楚。今天,我只是想結合我們的實踐,談一下西部三大熱點區域在過去十年中的變化,戰略如何制定,取得了那些成就,還有那些教訓。
成都樣本
首先要談的是成都。大家知道西部占了整個中國70%的國土面積,30%的人口,包括西北,西南、還有內蒙的一部分。西部一度成為貧窮、落后的代名詞,但當你在全國乃至全世界提到成都時,沒有一個人敢說成都是貧窮落后的西部。當年英特爾的總裁來到中國時,在上海、杭州、蘇州、西安和成都這五個城市中,也毅然選擇了落戶成都。
為什么成都能夠在短短的十年間,由一個西南的省會城市變成了在中國中西部綜合實力最強,居住環境最佳,幸福指數很高的城市?成都究竟靠得是什么?我想,一是借助了國家西部大開發的東風,二是靠自身科學的決策和正確的戰略。我們常說,思路決定出路。每一個區域和城市都要找到自身的定位,找到自己的靈魂,找到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找到差異化的獨特發展之路。剛才我們的老校友侯先生講到了很多發展的原則,而要具體結合這些原則落實到實處,成都在這些方面無疑有很多成功的經驗值得借鑒。
2003年,成都市委書記李春城同志,剛剛上任就找到我們。當時我跟他做過一次長談:他一上來就問我三個問題,一是借助西部大開發戰略,成都是否有條件成為區域性中心城市;二是在西部大發展的背景下,成都是否可以找到一條超常規的發展之路;三是他希望工作室能夠全面介入成都發展戰略的制定,為成都找魂,為成都定位,為成都找到一條超常規的發展之路。
接下來我們用了兩個月的時間得出了一個很清晰的判斷:這是一個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時代,中國改革開放前二十年的發展成就了沿海三大經濟引擎,一個是以廣深為核心的珠三角,二是以上海為中心的長三角,三是以京津冀為中心的環渤海。這三大發動機參與全球大循環,從而初步實現了中國的城市化和工業化。但與此同時也出現了很嚴重的問題,東部與西部的差距不斷拉大,如果火車頭跑得太快,車身車尾跟不上就會出大問題,就會斷裂。正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才有了中央的西部大開發戰略。但是西部大開發也不可能一哄而上,必須要有一個能與東部三大經濟引擎相呼應的龍頭、抓手和發動機。西部就需要有一個區域性中心城市來扮演這個角色。西部有三個城市有這個可能:西安作為千年古都,西北的中心城市得天時;重慶作為西部唯一的直轄市得地利;成都雖然不具有天時、地利,但如果前兩者沒有意識到的時候,它有可能占人和,這就是思路決定出路。當重慶還沉醉在西部唯一的直轄市的光環下,當西安還懷抱千年文化難以突破時,成都反而有機會可以乘勢整合各方力量,率先崛起。
所以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判斷。當時我們把這個判斷定成一個“張弓搭箭圖”,我說今天的中國就像一個弓如滿月,弓背就是沿海三大發動機連起這一條經濟帶,弓弦拉開以后著力點就在西部。如果成都把持這點,成都就可以代表西部跟東部對話,跟全球對話,這個機會將是前所未有的。
正是這個判斷,當然后面還有很多數據支撐,振奮了整個成都市委市政府,最后在常委和黨代會上把我們這個方案寫進了決議里面去,毫不客氣地提出來“成都要在三五年的時間里面,打造中國西部城市里面居住環境最佳、創業環境最優、綜合經濟實力最強的區域城市”,然后一切圍繞這個進行落實。
我們后來總結成都戰略的時候把這個過程叫做“四化”:第一個叫謀劃,就是領導上臺總得要做一番事,叫謀劃;第二個叫做策劃,戰略策劃,也就是我們做的事情,把領導的雄心結合城市發展的規律,找出獨特的優勢,確定發展的方向。第三叫規劃,就是把大的戰略要落實到空間上去,要不然我們的規劃就是“規劃規劃,墻上掛掛”,不可能變成現實。但是如果有戰略思路能落實到規劃里面,就像電腦里面有了芯片,它具有了驅動器,就有可持續性,最后第四個叫做計劃,最后就是政府把它分解為考核指標,喚起工農千百萬,讓所有的干部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最后三五年下來必成大器。
就按這個思路,今天的成都我不用說了,成為了中國的一個樣板區,從城市戰略到城鄉統籌,從全域成都一直到現在的打造現在的世界現代田園城市,一直在往前走!八年時間,現在的成都成了中國西部的第一個城市群,下一步成都將會是1300萬人口,
我給他當了八年的顧問,前不久我也參與了成都新的戰略中去。這個戰略就是成都已經不滿足于在中國城市的名聲,他們希望在全世界讓人們認識這個城市。在征集全球廣告時,很多人提供了很好的東西,但是都打不動他們的市委市政府,最后他們的黨政班子找到我,最后我提出了兩句話,作為成都全球營銷的戰略,F在這兩句話成都市委已經接受了,以后成都將會用上億美金在全世界推廣成都,在CNN、紐約時報去推。
這兩句話是什么呢,第一句話“西部之心”,也是成都的雄心,將會扮演中西部的文化中心、經濟中心、金融中心,還有物流中心、創新中心、研發中心、會展中心,第二句話叫“典型中國”,這句話含義更深,也就是說在今天的全世界都關注中國的時候,有種盲人摸象的感覺?吹缴虾,說都超過了發達國家,中國威脅論,看到我們的甘肅說怎么像阿富汗,這看到的都是局部,這個時候我們非常需要給老外一個地方,“只要你來走一走,中華神韻全在手”,我們說成都既有傳統又有現代,即有昨天又有今天,就叫“典型中國”,F在他們已經在做準備。
那么通過這個講案例,我們想一想,一個區域一個城市的發展,借東風固然重要,但是方法更加重要,方法得當以后,得天時拿地利占人和,三五年以后,曉以時日必然有天地之變。
廣西彎道超車
第二個案例就是北部灣戰略,北部灣戰略我們現在還在深度介入,下各月的15號東盟論壇,我可能會去做一個主題發言。北部灣這個地方大家知道,廣西、廣東的一部分,包括海南島都可以說北部灣,但是為什么北部灣論壇和東盟一體化最后這個話語權會讓這個廣西拿到,成了廣西的王牌,由此廣西通過這么一個平臺和這么一個話語權,弄得東南亞乃至全世界都知道而且高度關注。
這就是當時的廣西省委書記劉奇葆同志,這個人厲害,這個人到廣西呆了五六年,一直在琢磨一個問題,他說廣西再做多少工廠、再做多少招商,在中國經濟發展的大盤子中作用都有限。特別廣西作為沿海地區最落后的第三世界,很難做到彎道超車,最后他就琢磨,總書記提出來中國要和平崛起,不僅是要科學發展觀,但也要富鄰,跟周邊國家搞好一體化的問題,但是大家都知道東南亞各國對中國有很高的警惕。東盟怎么來的?首先是一個政治組織,是為了對抗紅色中國。當初我們成天就渴望著向東南亞輸出革命,所以搞得東南亞各個國家抱在一起,然后用東南亞不結盟這種方式來對抗紅色中國。
劉奇葆就意識到,如果能化干戈為玉帛的話,把東盟真正的從政治組織變化一個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經濟組織,讓東盟真正分享中國高速發展的榮譽,而中國也獲得一種新的外交和經濟一體化的新路子,這必然是中央樂見的事情,最后他就圍繞這個思路,策劃、規劃,最后呢先制定出一個北部灣戰略,推進東盟一體化戰略。這個方案拿出來以后,不僅獲得了東南亞各國的積極響應,而且獲得了中央的高度認同,在此兩股力量推動下面,一夜之間廣西就成為整個中國的由一個邊陲省份成為了開放前沿,從整個中國的后院變成了迎賓的大門。我印象非常深刻是三年前當北部灣論壇舉辦的時候,全世界13個國家的元首坐著專機,次比降落南寧機場,我們天安門的國賓隊就搬到了南寧。在這個地方全世界的媒體云集,一夜之間把廣西推向了全世界。當然由此帶來的效應就非同一般,高速公路的打通、機場的改建、經濟的高速發展,外部進口的高速發展,廣西就迅速崛起成為了一個開放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