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信息 送技能 送政策 送崗位 送溫暖
麥積區采取“五送”方式為民辦實事解民憂促和諧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麥積區在“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中,把破解基層群眾生產生活、就業創業、創業致富等方面的民生問題作為服務基層、服務群眾的有效抓手,深入鎮村組、田間地頭、居民院落,采取“送信息、送技能、送政策、送崗位、送溫暖”的方式,在幫助群眾破解發展難題、拓寬致富門路、提高生活水平中辦實事、解民憂、促和諧。
送信息,拓展致富渠道。各級領導干部和黨員干部深入群眾傾聽群眾訴求、了解群眾需求。由區委宣傳部、區科協、區科技局、區畜牧中心、區果業中心、區農技中心等部門聯合在新陽鎮舉辦了農業科技成果集中展示宣傳咨詢活動,活動通過科普大蓬車、展板、實物、宣傳資料和現場咨詢服務等方式,展示了全區科技創新在農業發展中取得的新技術、新品種、新成果。現場累計展示各類展板120塊,發放各類科普圖書資料800余份,接受群眾咨詢500余人,現場解答群眾詢問訴求300余個。同時,借助短信、微信、“三農直播間”等平臺,把最新的政策、技術、信息、祝福發送到群眾,并建立動態臺賬,及時傾聽收集群眾訴求,切實幫助群眾解決難題。截至目前,共收集和發布各類用工信息126條。
送技能,提高致富本領。由區人社局牽頭,開辦農民工創業帶頭人培訓班,由專業培訓教師授課,從選擇企業構思、市場營銷、成本核算、采購、庫存管理、記賬和企業改善計劃等方面對有創業愿望的農民開展免費培訓。緊盯產業培育、市場需求和勞動力個人意愿,設置電工、電焊、挖掘機(裝載機)、汽車維修等13個含金量高的培訓項目,通過公開招標確定10家培訓實力雄厚的培訓機構承擔培訓任務。對在外地或者不方便參加集中培訓的人員,由個人自主選擇培訓機構,培訓結束后提供補貼資料,按照甘肅省職業培訓補貼標準給予補貼。截止目前,開展職業技能培訓1101人,其中就業技能培訓315人、崗位技能提升培訓786人,實現就業需求和崗位供給一體化,提高了培訓的實效性。
送政策,增強創業信心。緊盯群眾生產生活需求,積極開展送政策活動。對全區扶貧車間進行現場調研,實地了解扶貧車間運行情況,確保現有50家扶貧車間良好運行,發揮效益。聚焦生產訂單這個關鍵,在穩固拓寬企業原有訂單渠道的基礎上,繼續貫徹落實區委區政府關于《麥積區扶貧車間工作調度會議紀要》精神,積極協調區內外企業將校服、工裝等交由扶貧車間生產,通過天津西青區、中車集團等對口幫扶單位多渠道爭取更多的訂單,確保扶貧車間穩定運行;5月2日,社棠、石佛、花牛、馬跑泉、新陽、中灘等鎮出現冰雹災害天氣,對農業生產特別是果樹生長造成一定影響,蘋果、大櫻桃、梨、杏等果樹大面積受災。災情發生后,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第一時間深入受災鎮村察看災情、召開調度會議,就開展生產自救工作進行安排部署。區農業農村局立即組織成立了6個農作物冰雹災害災后田間管理技術指導組,深入到受災鎮村指導農戶開展災后田間果園管理和生產自救,組織群眾進行技術培訓,因地制宜采取噴施葉面肥、改種、林下套種等方式,最大程度降低災害損失。
送崗位,緩解就業壓力。將做大優勢工種、做強勞務品牌為重點,進一步促進勞動力省外轉移。區人社局堅持“就業服務不打烊,網上招聘不停歇”的服務方式,線上提供企業招聘崗位,免費為用工企業和求職人員搭建服務平臺,幫扶有就業意愿的各類人員充分就業,集中舉辦線上招聘會3場次,提供100多個企業24000余個工作崗位。對有意愿外出的群眾通過鐵路、公路等方式開展點對點輸送,通過點對點有組織輸轉方式,向江蘇等地的企業輸送農村勞動力830多人。在持續深化東西部勞務協作、鞏固拓展重點務工區域的基礎上,進一步發揮兩區勞務工作站效能,發布天津市西青區20多家優質企業1000多個崗位及各項優惠政策,做好人員與崗位需求精準對接,落實交通補助等政策,大力開展定向輸轉,持續做好跟蹤服務。目前全區已輸轉勞動力10.98萬人,其中已脫貧勞動力54397人;輸轉到省外32103人,其中已脫貧勞動力19836人;輸轉到區外省內40866人,其中已脫貧勞動力7865人;輸轉到區內36843人,其中已脫貧勞動力26696人,有效緩解了群眾就業難的問題。
送溫暖,密切黨群關系。為了讓黨史學習教育充滿民生溫度,進一步密切了黨和人民群眾血肉聯系,把黨和政府的關愛送進千家萬戶,把溫暖送到群眾心坎上。6月8日,中車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總裁)孫永才一行深入麥積區麥積鎮代表中車集團公司看望慰問了老黨員。6月1日,區檢察院、區民政局深入麥積區中灘鎮謝坪小學,為20名留守兒童和10名孤寡老人送上書包和夏涼被,送上問候與慰問,切實讓留守兒童和老人感受到了來自社會的關愛;5月14日,區殘聯機關黨支部、橋南龍園社區黨支部和泉湖社區黨支部組織全體黨員深入區殘疾人就業幫扶車間為殘疾人宣傳相關的政策法規60人次,為車間送去慰問金1000元和大米、清油和面粉等;由區衛健局、區教育局組織,市二院利用天津市西青區幫扶的“互聯網+醫療健康”項目數字流動醫院,在黨川中學組織開展了“健康進校園”免費體檢活動,為學生做身高、體重、血壓、血常規、眼睛及口腔檢查,為教師進行心電、彩超檢查;市二院黨員青年走進甘泉鎮廟溝村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義診活動,為村民提供健康問診、咨詢等服務,并為廟溝村愛心捐贈5萬元。
(天水在線編輯:李俊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