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國的工業和能源部長講話。

ABC會議的現場
上周我和張欣應邀參加了在韓國首爾召開的ABC會議。
會議的第一天上午,按照慣例是每個人談談對世界、對國家、對自己的公司和自己本人最擔憂和認為是最大機會的事情。我是最后一個發言的,在我之前發言的都是在亞洲影響非常大的公司,如索尼、樂天、SK、菲利浦、TCL、中國聯想、臺灣遠東集團,等等。每個CEO和董事局的主席都談了自己的想法和行動。我也借這個機會談了我的看法,我覺得對世界、國家、公司和自己這四者擔憂的事情和認為是機會的事情是一樣的——最擔憂的事情是封閉,最有機會的事情是開放。
我記得我七、八歲時,有一位鄰居參加過抗美援朝戰爭,他每次給我們講完他在朝鮮戰場上的故事后,總是遺憾地說:北朝鮮人民已經過上好日子了,而南朝鮮人民現在還沒有解放,還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后來,我在外面上學第一年回家,就聽說他在一次車禍中不幸去世了。我想,也許他臨終前,最擔心的事情中有一件就是南朝鮮人民還沒有解放,還沒有過上好日子吧。
今天,我們來到了首爾,看到了朝鮮半島的情況,和我當年鄰居擔心的情形完全相反——北朝鮮人們的生活水平還很低,而南朝鮮人均GDP已經超過2萬美元。這樣的GDP水平可能已經超過了中國臺灣。
北朝鮮為什么會有今天這樣的情形?我想主要原因就是封閉。封閉從表面上看似乎容易管理和統治,但從本質來說,就意味著沒有生命力和死亡。要熱愛自己的人民,就要給自己的人民開放和自由。任何事情都是同樣的道理,要封閉,就是拒絕了解未知的領域,不和未知的領域交往,表現在科技上面,就不會有科技的發展,也不會有任何創新的技術。但今天世界的進步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我們對未知領域了解的速度。“創新”、“全球化”、“高科技”都是封閉的反義詞,打破封閉也意味著產品之間的融合,產品功能之間的融合。全球各個不同國家和區域之間進行專業化的協作和分工,發揮自己最擅長的優勢,而把自己不擅長的工作外包給別人,這些都是最大的融合。同時,封閉的對立面就是開放,只有開放才是有機會的,才會為一個系統注入活力和生機。溫室是一個相對封閉的系統,在這樣一個系統中,生長不出來蒼天大樹。
從世界的角度來看,南朝鮮、北朝鮮的統一就是打破封閉,能給雙方帶來好處和機會。中國臺灣只有早日與大陸實行三通,與大陸統一,中國臺灣才會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和前途,因為它也是在打破封閉。中國過去20多年的巨大進步,根源就是打破了封閉,用中國官方的語言來說就是“改革開放”。未來的發展真正的動力也一定是改革開放,當然,這種改革開放可能是更大范圍之內的,是全球化的,這樣我們的國家和經濟才會有生機和活力。
就我本人來說,要打破封閉,就要不斷地學習,學習別人先進的經驗和技術。也要不斷地走出去,讓自己進入一個學習的狀態,對未知的領域保持好奇心。同樣的道理,想鍛煉身體的時候,少在封閉的健身房里鍛煉,而要在開放的大自然里,在戶外進行鍛煉,這樣對自己的身體更有好處。
中國行為藝術家馬六明在作品在首爾展出。
韓國風格的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