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論從哪個方面講,我最應該感謝的城市就是北京,她給我這個從中國最偏僻的地區來的年輕小伙子提供了足夠大的事業發展機會和舞臺。在來北京之前,我曾在南方的一些城市工作過,但北京對我來說,是最舒適、最沒有陌生感和壓迫感的城市。首先語言上面就沒有壓力,我的普通話講得不標準,但在北京這個城市,普通話講得不如我的大有人在,甚至更有學問的人普通話講不標準的也多的是,所以感覺在語言上不會被歧視。每一個到北京來的中國人,都可以在心里告訴自己:這就是我的首都。
幾年前,曾有一些外國人和從國外回來的朋友總是批評中國的建筑很難看,長安街的建筑很難看,等等,這時候我總會和他們吵起來。這幾年,人心似乎變得更寬容一些了,這種指責也少多了。像那種到別人家老批評別人家窗簾不好看,在大街上老批評別人穿衣服不好看的人,在社會上也越來越少了。
一晃馬上就要到2008年北京奧林匹克運動會召開的時間了,天安門廣場也早已掛上了倒計時的時鐘。一天,北京《競報》的社長郭坦對我說,北京2008年的奧林匹克運動會需要10萬名志愿者,《競報》馬上就要開始征集志愿者了,他們將在報紙上公布報名填表的格式,但真正報名要在網上報。他問我愿不愿意成為第一個志愿者。我心想,08年奧運會對北京,對中國來說都是件大事情,我本人似乎沒有做什么貢獻,也沒有什么機會做貢獻,就只是當年北京奧運會申辦成功后,我站在吉普車上去天安門廣場游行了一次。雖然曾想發揮自己的特長,把奧林匹克場館的旁邊——摩根中心在2008年前建設好,但沒想到投標的過程中首創的價格比我們高多了,我們沒能中標,失去了這次難得的做貢獻的機會。還有,最近,受批評最多的就是北京的房地產發展商借奧運概念把首都的房價炒高了,這多少讓我覺得有點冤枉,上海2008年不辦奧運會,房價比北京還高。于是這次郭社長讓我做08年奧運會的志愿者,我就愉快地答應了,也不知到08年我能干點什么事情。
第二天,浩浩蕩蕩的志愿者隊伍開始拍照片,參加拍照的有桑蘭、許海峰、郭坦和我。我問郭坦,照片登出去時上面會寫什么?他告訴我說是“志愿北京,有我一個”。拍完照片后,郭社長手下的記者給我一塊大的白板,讓我寫下最想對志愿者講的話,我就寫了句“想讓自己幸福,就先得讓別人幸!。這句話是哪位偉人說的,我已經記不清楚了,反正不是我說的話,在這里只是借用一下,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感受。
這兩天,我在新浪網上看見ACOSTA、王烊給兔唇孩子小雨捐錢做手術的報道,很受感動。我想,人人關注和參與公益事業是一個成熟的公民社會應該具有的普遍特點,而我們國家在這一方面的發展還遠遠不夠,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盡一份綿薄之力,獻出自己的愛心和一部分時間精力,中國的公益事業會得到更大的推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