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HO中國首次涉足CBD區域以外的開發項目——“三里屯SOHO”于昨日正式亮相。盡管在新聞發布會上,一向善于言談的S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對赴港上市一事三緘其口,但據業內人士分析,從SOHO中國此次做出如此大手筆的舉動來看,其上市之日應該已為期不遠。
“三里屯SOHO”主打商業
由SOHO中國提供的資料顯示,“三里屯SOHO”的土地是通過土地轉讓的方式拿到的,而且“該塊土地的交易金額是SOHO中國在拿地中投資金額最大的一次,超過了尚都、朝外及光華路前三個SOHO項目土地金額的總和”。對于拿地的確切金額,潘石屹并不愿做出正面回答,只是含糊地表示有“數十億”。
據了解,“三里屯SOHO” 位于三里屯工體北路以南,南三里屯路西側,新三里屯“太古廣場”正南面,總建筑規模為47萬平方米,物業類型包含商業、寫字樓和高檔公寓,將在2008、2009年陸續完成全部項目的建設,其中近12萬平方米的商業部分計劃于2008年底前建成。整個項目由5個購物中心和9幢30層高的辦公及公寓樓組成,分別由溜冰場、水景的室外廣場將5個購物中心連接起來。
對于該項目地塊的成功拿下,潘石屹顯得很興奮。“SOHO中國這幾年一直處于‘兜里沒糧’的狀況。這次能開發這個項目,未來四五年時間我心里都不慌了。”
土地儲備意在上市
事實上,從今年1月份開始,關于SOHO中國謀求香港上市的消息已傳遍業內。此番潘石屹邁出CBD這塊“根據地”,做出如此大手筆的拿地舉動,不由得令人對SOHO中國的上市之路產生諸多聯想。
但在新聞發布會上,潘石屹面對記者們拋出的關于上市的問題,打起了“太極拳”,沒有透露絲毫口風。一位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早在2002年SOHO中國便已謀求上市,其間潘石屹曾“不小心”對外透出了“上市接近成功”的口風,但最終卻以受挫而告終。因此對于此番上市傳言,潘石屹一改往日高談闊論的風格,而選擇了“沉默”來回應,這倒是非常符合凡上市公司需在成功上市之前進入“靜默期”的特征。如果這個判斷是真的,SOHO中國的成功上市已迫在眉睫。
記者還注意到,潘石屹在談及國內地產上市公司的土地儲備時,認為“國內房地產上市企業的土地儲備應在三年左右比較合適”。這與“三里屯SOHO”預計在今年到2009年完成開發的時間周期不謀而合。
房企上市已成風潮
業內人士指出,受到國家房地產宏觀調控的影響,國內房企的資金鏈受到了愈發嚴峻的考驗,上市已成為許多房企融資發展的主要選擇,最近一例便是潘石屹的“老朋友”——任志強所領導的華遠地產于近日實現借殼上市。因此,未來國內房企爭相奔往股票市場的場面,將會愈演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