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各位網友大家好!很高興春節長假剛過,潘總就來到新浪聊天室與大家聊天,下面請潘總跟各位網友問個好。
潘石屹:各位網友,新年好!給大家拜年了!
我將繼續用博客征集對人大的建議
主持人:現場已經有很多網友提問了,我們先請潘總回答這位來自北京網友的問題:潘總好,記得您春節前參加北京市人大會期間曾在博客上向網友征詢對您提案的建議,不知道效果如何,您的人大代表要當五年,今后還會繼續通過這種方式探訪民意嗎?
潘石屹:在北京市兩會期間,我準備了兩個提案:一個是關于通過建立二手房市場解決中低收入人群住房問題的提案;另一個是減少和消滅社區圍墻,解決北京市交通擁堵的提案。這兩個提案在我的博客掛出后,網友們給我提了許多建設性的想法。這兩個提案提到人大會后,其中的一個提案與其他代表的提案一起合并成了一個議案。這次人大會期間共有200多個提案,形成議案的只有3個。在人大代表任職期間,利用博客征求大家的意見和智慧是一個好辦法,我還會繼續用這種方式和廣大網友互動。
主持人:有網友問:老潘,近期看到媒體報道說,在中國紅十字總會接受救災捐助款的捐助名單中,房地產大亨集體“失蹤”了。你們是不是也應該盡一些社會責任呢?
潘石屹:最近我也在媒體上看到關于房企在雪災面前集體“失蹤”的報道,批評房地產開發商沒有承擔社會責任和義務,沒有做出公眾所期待的慈善行動,令人心寒。但這篇報道是不屬實的,許多房地產企業在南方的雪災發生后都伸出了援助之手,企業和企業員工紛紛向災區捐款,我看到的就有萬達、世茂等房地產公司的捐款。同時,在北京捐款的晚會現場我也看到首創等許多房地產公司捐了款,還看到北京華潤置地的總經理陳鷹在現場捐款。類似的報道是不符合事實的,還有些媒體用“驚愕”、“憤怒”來表達自己的情緒,但這實際上是在沒有搞清楚真相情況下做出的主觀臆斷。我們不應該對任何人和行業存在偏見,尤其是通過媒體去放大這些偏見。由這些偏見帶來的“憤怒”是社會不和諧的根源。
主持人:有位來自北京的網友問潘總,請問您是中國國籍嗎?
潘石屹:是的,我是中國國籍。
主持人:還有位來自北京的網友問潘總,您在春節期間一定收到很多拜年短信,其中有您印象深刻的短信嗎?有讓你頗有感觸的短信嗎?能不能跟我們分享一下?
潘石屹:我收到的短信中有一條很有意義:“我們是一個海洋中的波浪,一條河流中的水滴,一個天空下的星星,一個太陽的光芒,一個果園的果樹,一個花園的鮮花,愿災區人民能與我們共享新春的快樂!”我也把這個短信轉發給了我的朋友們。
主持人:有位來自北京的網友問潘總,年前在北京電視臺的賑災晚會上看到你們公司捐了100萬,心中油然而生對SOHO中國及其他企業這種善舉的敬意,你們今年還會在有其他善舉嗎?
潘石屹:這都是我們應該做的,很多其他的企業及員工在看到南方發生了災情后,也都伸出了援助之手。我們公司還在進行員工給南方雪災捐款,重要的是讓人人都參與,讓遇到困難的人和家庭能夠感到關心、支持和愛,讓大家感到我們是一個整體、是一家人。
我看不出房地產要出現拐點的趨勢
主持人:這位來自北京的網友問潘總,近日在廣州地產高峰論壇上,有不少業內專家根據宏觀經濟運行的形勢和住房需求情況,預測中國房價調整期最長會達到15個月,復蘇后會出現報復性上漲。您對此有何評論?
潘石屹:我不知道這些行內的專家是誰,也不知道他們根據什么來得出15個月調整期的結論,而不是14個月,或者16個月。但我們看到的情況是,市場真實的需求并沒有改變,以北京為例,2007年北京所有銷售出去的房子總共才14.4萬套,但2007年一年北京新增城市人口就高達52萬人。
我們發表觀點要面對真實的市場需求,而不要做數字游戲。
主持人:有一位網友問潘總,您上次說《頭腦風暴》這個節目播出后,您已經成為“無拐論”的代表,王石的“拐點論”是建立在具體數字分析基礎上的,而您的“無拐論”是務虛的,您能用數字支持您的“無拐論”觀點嗎?
潘石屹:對市場的分析要定性和定量相結合,如果只是在個別數據基礎上進行分析,得到的將會是“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錯誤結論,尤其是用年家庭收入和房價漲幅對比,這些數據本身就有許多的水分,不能科學全面地反映真實情況。尤其是房價,因為我們現在看到統計的房價只是一手房,新房的房價,并沒有包括二手房的房價。而二手房成交量近兩年在明顯上升,二手房的房價比一手房的房價要低。所以在對市場作判斷時,先要有大的畫面,數據的支持也不應該是一組數據,而應該是多組數據的支持。我們每年年底大約花費兩個星期的時間制作“北京市房地產分析報告”,就是依據北京市政府房地產交易網上成交的每一套房子的具體數據來分析這一年來房地市場的情況。從這些數據中我們看不出來房地產要出現拐點的趨勢。當然,這只是北京的數據,并不能代表全國的情況。
主持人:這位來自北京的網友問潘總,您在《頭腦風暴》節目中與王石的不同觀點讓我很受啟發,感覺你們倆都有理性的一面,也都有感性的一面,你能不能坦率地告訴我們在2008年房地產市場的走勢以及房價方面你和王石誰更理性,誰更感性?
潘石屹:在市場面前,只有判斷正確和不正確,不能用感性和理性去劃分。王總領導的萬科在全國20多個城市做開發,對全國的情況,尤其是中低檔住宅的情況更了解,更有發言權,而我們SOHO中國主要集中在北京開發,對北京的市場更有體會,判斷得也可能更準確一些。
主持人:還是來自北京的網友問潘總,聽說萬科今年元宵節將對其在上海房子進行降價銷售,這是萬科自廣州、深圳、成都等地公開降價后的又一次降價行動。近期萬科的降價總會帶動同一城市其他樓盤的跟風,您覺得這陣風什么時候會刮到北京來?
潘石屹:萬科最近接連拋出許多對市場造成重大影響的言論和行動,例如“拐點論”,“三、四年后再買房”和“40歲之前不買房”,以及在全國十幾個城市掀起了降價的風暴,按萬科的說法是調整,向下調整15%。
如何看待萬科這一系列的作法,大家都非常地關注。從大背景看:第一,國際經濟步入蕭條,到底會不會對中國,對中國的房地產造成影響,顯然萬科對此的判斷是會造成影響的,所以,他們做出了一系列的調整。第二,過去兩年時間,房地產的價格,尤其是土地價格暴漲,土地市場中出現了泡沫,所以王總批評萬科各分公司的經理們不能再拿“地王”了,對以前他們爭拿“地王”的作法做了檢討。這是兩個大背景。
主持人:有位來自深圳的網友問潘總,如果出現長期的交易慘淡和價格回落,尤其是交易的萎縮,對整個房地產行業及相關行業,乃至整體經濟影響是不是非常大?政府這樣矯枉過正,代價會不會很慘重?王石自己蓋房子,卻勸別人不要買,這該怎么理解呢?
潘石屹:這一、兩個月房地產交易的清淡應該與季節有關系,以我們對北京過去幾年的統計數據來看,每到天氣寒冷的時候,購買房子的量都會下跌;另外也與大的環境不明朗,大家的觀望氣氛有關系。再有就是政府出臺的金融政策,限制給房地產開發商貸款,也限制了按揭貸款,在對房地產行業造成影響之前,首先受到影響的是房地產中介行業。王石反復勸告大家三四年之內不要購買房子,40歲之前不要購買房子,我想這可能與萬科公司最近的策略有關系。
主持人:來自《北京晚報》的記者殷雪問潘總,您有沒有關注春節前公布的《北京市2008年住房建設計劃》,該計劃說,2008年北京計劃新建住房2750萬平方米,其中新建廉租房50萬平方米,經濟適用房300萬平方米,限價商品房450萬平方米,其他政策類住房350萬平方米,商品住房(不含限價商品房)1600萬平方米。從這些公布的數據來看,今年的住宅建設規模與前些年相比,是有所增加,還是減少?
潘石屹:我沒有看到2007年北京市住房建設計劃,不好比較。但從2007年供應的雙限房、經濟適用房和廉租屋的土地情況來看,比前些年有了大幅度的上升,北京市07年供應的重點是保障性住房,所以08年保障性住房的規模應該是比07年有大幅度的增加。
主持人:這位來自北京的網友問潘總,請問美國次級債危機對中國房地產的深遠影響,以及警告。
潘石屹:最重要的教訓就是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一定要量入為出,不要花過頭的錢,美國次級債就是因為美國人花了過頭的錢造成了今天的局面。但是中國目前的房地產按揭政策與前些年美國房地產按揭政策是完全不同的:一是首付款的比例,中國要比美國高得多;二是目前中國房地產按揭貸款的利率已經很高了,所以類似美國次級債的危機不會在中國重演。
主持人:還是一位來自北京的網友問潘總,有報道說,今年北京二手房交易有“量縮價漲”的趨勢,您對此有什么評價?另外,這對一手房的成交會產生什么樣的影響?
潘石屹:我也了解到北京二手房一月份的成交量在萎縮,我認為主要的原因是銀行停止了對二手房的按揭貸款,這是影響它成交的真正原因。
只有購買有政府頒發的“預售許可證”的房子才是安全的
主持人:有位來自沈陽的網友問潘總,在他們那邊有很多開發商擅自更改土地規劃使用用途,比如將綠地改成住宅等等,導致這批住宅沒有產權證,不知道國家新出臺的土地調查條例會不會解決類似這樣的問題呢?
潘石屹:這些房子是非法的,不應該有土地證,也不應該有施工證,他們也不應該拿到銷售許可證,這樣非法的房子會給業主帶來很大的麻煩。業主在購買這樣的房子時要特別注意,尤其要看有沒有政府頒發的預售許可證,在審查預售許可證的過程中可以避免這種上當受騙的現象發生。
主持人:這位來自北京的,名叫“哪說哪聊”的網友問潘總,昨天有內部人士透露:“近兩年暫時不征收物業稅”,您認為這個消息會對房市有什么樣的影響?
潘石屹:房地產開發和交易環節的稅費非常復雜,也很多,至于暫緩征物業稅,我想政府可能是等時機成熟后再一攬子改革房地產稅費問題。
主持人:有位來自遼寧沈陽的網友問潘總,經濟適用房和廉租房的大批建設是否會沖擊商品房的房價,是否會沖擊您的“無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