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問】:潘先生您好,我是法學院的學生,我看您的書名是《我用一生去尋找》。我的問題有三個小問題:第一個您用一生在尋找什么?第二個問題是您已經尋找到什么?第三個問題有什么東西你一直在尋找而又一直沒有找到呢?
【潘石屹】:其實你第三個問題把前面兩個問題都回答了,因為我一直在尋找,而又一直沒有找到。這個書是尋找的過程,具體的你看這本書吧。
【提問】:潘先生您好,剛才您也說了你們公司非常專業就搞房地產,我今天來的目的就問房地產。大家知道,前一陣子潘總和萬科王總有一個房市拐點論的論戰,后來好象是有一方倒向另一方,我今天想問潘先生能不能用深入淺出的話給我們講講,這個樓市真的要拐嗎?
第二個,我在樓市看到,去年很多房地產企業,要么圈地,要么建房,只有潘先生按兵不動。好多人就說,潘先生是等著這些房地產商今年遇到困難的時候,用手上去年沒有用的錢收購這些公司,我想問一下潘先生去年是否真的這樣想,今年真的這樣做?
第三個問題是,現在房價高主要包含三個部分,第一個是低價,第二個是基礎設施,第三部分才是真正的建設成本費用,我想問一下潘先生對此有何看法?
【潘石屹】:這位同學對房地產研究得非常深刻。我跟王石(王石博客,王石新聞,王石說吧)的討論只是自己發表自己的看法,他是一個特別理性的人,他有他的看法,我有我的看法。我們的看法都不一定對,但通過討論可以尋找到一些正確的道路。我跟他討論的過程中學到很多東西,他的思維習慣,他最擔心的問題是什么。我覺得這樣一種討論應該是一種磋商的氣氛,而不是對立。我跟他討論的時候,媒體看到的東西往往比較夸張的。我在上海做了一個節目叫“頭腦風暴”,第二天就被登出來叫“兩石巨撞”什么的。還有王石說拐點要如何如何的,我就覺得這個市場,房地產行業每年是兩萬億的銷售額,是一個巨大的市場,影響到就業的人數更是多,所以靠一兩個人的幾句話對這個市場只是一個探討。
您談的第二個問題,確實我是這樣想的,因為去年12個月時間有10個月時間土地市場發瘋了。土地樓面價比周圍的房價都高,普通說的,面粉的價格比面包價格還高。所以去年我一塊地都沒有拿,今年大家一看,我們的負債率是8.3%,我們有150億的現金,好多人就說,這下你可以收好多項目了。實際上我總想,我們資源其實特別有限:第一個我只有500的員工,第二個我只有150億現金,第三我有8.3%的負債率,如果把負債率提高到70%,我還能夠從銀行貸過來接近100億的款。但這個資金放到別的行業可能資金鏈非常大,可是房地產行業是一個資金特別密集性的行業,所以我常想,一定要把這個資源放到最需要它的地方去。
【提問】:潘總我想知道,在您幫同學搬桌子之前,您對人生有沒有規劃過。您是對人生很清楚的走下去?還是有選擇?如果有規劃過的話?這是您最希望走的路嗎?如果沒有規劃,是什么因素讓你走這條路?
【潘石屹】:我們可能是處處面臨一些選擇,就是你朝什么路去走,走過來的話,覺得這些選擇有的時候是特別偶然的。我在幫女同學幫桌子之前是一種人生的態度,對我人生態度影響最大的是海南島最低潮的時候。好象跟我一起的同學都是人民大學畢業的,其中一個叫易小迪(易小迪博客,易小迪新聞,易小迪說吧)。我們坐在一起沒有什么事情干,就聊天,那確實是一個特別無聊的年代。而且大陸人還特別少,海南島的語言跟我們大陸還不一樣,詞匯特別少。我們幾個就聊天,越聊越糊涂。易小迪特別聰明,他曾上過一門課,跟宗教有關的課。后來我們幾個人就成立了海南省佛學研究會,還被批下來了。這所有的人都是陽光100的老板易小迪去跑的。跑下來后,給我任了個職,把我的名片印下來后我發現就我的職務大,秘書長是被指定的,易小迪當時是副會長,而我是副會長兼秘書長,所以信封信紙和章都我拿著。所以我們后面就研究佛學,背后有一種力量指引著我們,在我們選擇的時候能夠選擇一條正確的道路,我們天天念佛經的書。易小迪念的時候可能就開悟了,每一次聊的時候他都有體會,每一次聊的時候我就沒有體會,我就覺得怎么差別這么大呢?后來看我老體會不了,他就讓我背,但我背的三四本書之后還是沒有體會。后來我就說,你做佛學研究會吧,我還是做別的吧。當時其實也一直很迷茫。當時的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光芒總也照不到我們身上(眾笑),后來我們就到佛學里面尋找。我本人一直沒有尋找到。后來到北京我們跟一幫朋友到日本的京都習禪對我感觸特別大,我想這種東西才能啟發我們普通人的智慧。所以關于禪宗的公案和故事我基本上都看了。凡是中國有點知識的人都會對禪宗發表看法,像胡適,包括《色戒》里的胡蘭成也對這發表意見,我確實覺得這是一個特別智慧的東西
但最近兩三年時間我又有一個變化,因為無論是佛教還是禪宗的東西離我們太遙遠,根本不是現代人的話。從這里面看到的一些東西和光芒還是特別微弱的。所以我還不斷在尋找,就寫了這本《我用一生去尋找》這本書。
【提問】:第一個問題,SOHO中國有500位員工,我想問一下,潘總對人才的定義是什么。當我們這些同學走進SOHO中國的時候,我們應該具備什么條件,我們在學校積累什么樣的東西才能成為你心目中的人才?您剛才提到中國房地產是一個很大的產業,但我們知道美國,世界500強名錄里很難發現一家房地產公司,請問潘總中國像SOHO中國這樣的企業能不能崛起一家巨人一樣的企業?
【潘石屹】:我對員工的管理基本是無為而治,我很少批評員工,很少給員工布置一個什么東西。我有的時候看見老板不斷批評員工,我有的時候就覺得這個老板不知道怎么想的。因為公司里面最大的資本是人才的資本,而人才的資本是要讓人才能夠興奮起來,有創造力,說你把員工罵上一頓,垂頭喪氣的,他能有創造力嗎?所以我覺得讓員工再一個寬松的氣氛下是最好的。所以我們公司這500多名員工,我們有人力資源部在管理,但當他們說要考勤的時候,我說千萬別考勤,想什么時候來就什么時候來,把工作做好就行了。所以到現在為止,我們公司是不考勤的。
對員工的要求也是不一樣的,我們對絕大多數的員工來說是要有創造力,要能夠創新,尤其是我們做產品是與眾不同的,創造力是第一位,而這個創造力也是把人跟動物區別開來的重要特征。你看動物做蜂巢,特別漂亮,但他們一萬年前這個蜂巢跟現在是一樣的,可我們人類不一樣,今天穿的衣服,住的房子跟明年的就不一樣了。所以我們人的本質是創造力,看一個員工就看有沒有創造力。當然你不能讓財務人員做創造力,所以對不同部門的員工要求不一樣。
【提問】:潘總您好,我覺得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后肯定有一個偉大的女人,我想問您的愛人是有很好的品質嗎?
【潘石屹】:你的問題是成功的男人背后有一個偉大的女人。我記得在萬通跟馮侖(馮侖博客,馮侖新聞,馮侖說吧)分家的時候,我就特別想離開,不想吵架了。因為我們六個人,他們幾個人特別聰明,特別有性格,我們每天都不干正經事,天天吵架,最后我說分開吧。然后馮侖給我了寫了好幾封信,希望我留下來在一起做。我覺得分開還是好。最后一天他帶我到下面喝茶,他說潘石屹你從甘肅天水農村里走出來,一步步走到今天這樣成功,我昨天晚上睡不著覺就琢磨你是怎么成功的。最后他得出的結果是我背后有三個人:鄧小平,他自己,還有我老婆。我當時聽完之后就覺得他瞎掰,我還開玩笑說,你把我媽忘了,沒有我媽哪有現在的我。
但我認識我太太之后,對我影響的確特別大,她的背景跟我完全不一樣,對我影響最大的是讓我的眼界開闊了。我們結婚13年的時間,我們每年大概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時間在國外。原來到國外的時候跟著旅游團,對西方的文化、社會的了解特別膚淺,通過她的了解相對深刻一些了。而她的背景跟我正好180度,她是西方比較主流的,13歲到香港,然后到英國讀的大學,研究生,讀完后又到華爾街,當然,嫁給我是下嫁了。我們從各自的性格和經歷是特別互補的,她走過的路是這樣一條順暢的路,我走過的路是貧困、饑餓、黃土高坡等等,所以是特別不一樣的。我覺得人在一起合作,最重要的前提條件是互補,如果你會干,他也會,兩個人搶著干,你不會干,他也不會干,就把事情耽誤了,所以互補最重要。
【潘石屹】:那位同學是不是有不同意見?給你一個發言機會。
【提問】:首先感謝您給我這樣一個機會,我是民族大學過來的,我叫王明宏(音),我想問三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你在海南從磚廠到萬桶這么一個經歷,第二個經歷是從北京,幾句話發現幾個億的項目,怎么發現的?第三個在北京這么一個國際化的大城市里面,大學生也特別多,國外有一種模式,大學生組成一個創業聯盟在北京也很多,我現在也在做這樣一個聯盟,你對這樣的模式的聯盟是怎樣看的?
【潘石屹】:海南島艱苦創業,我覺得艱苦和困難實際上是你成長過程的考驗,如果你經歷了它就成長了。至于第二個怎么從海南島轉到北京來的,其實是特別平淡的。看到海南島市場很小,房地產過剩了就過來看看。可是當我們處在一個比較引人注目的位置,就把所有的東西讓媒體戲劇化了,夸張化了。說當時派我到北京來考察北京市場,當時沒有手機,寫信就太慢,就給馮侖發了封報道,內容是:錢多,人傻,速來。(眾笑)其實我哪有這么厲害,能把話這么精煉。而第二個版本是,海南島小姐做生意覺得做不下去了,到北京來做考察,內容是:錢多,人傻,速來。他們就把這個事情放在我的頭上成為我的故事了。
你說的第三個問題,大學生聯盟,第二個站是美國,第三是中國,我們4月份在博鰲,上海市政府出了30個億,我慢慢會去了解,我覺得這樣一個模式確實特別好,一方面國際資本方面有大量的資本,一方面很有年齡、很有朝氣,創造力的人才。我們這個社會不就是資本和人才結合起來嗎?可是說的時候不能這么說,具體聯盟怎么做,我想為這個聯盟起一些積極的作用吧。
【提問】:前幾天我在北大聽到一個項目,他們是看人來,第一次大學生創業一般不會投進去,我想知道他們投資公司主要是看人還是看項目。他們說你第一次創業失敗了,第二次還堅持做的話就投資,但是你第一次做的話他們一般不考慮。
【潘石屹】:我覺得還是挺有道理的,一個人還是要經歷考驗和失敗。一個人如果一帆風順的話是不可能成長的,碰到事情不知道怎么處理。失敗不可怕,就怕失敗后沒有信心了,這就證明你身上的品質是有缺陷的。其實我們面臨失敗是對我們一個特別好的考驗。
【提問】:我們想從您身上學到成功的經驗,在我看來,成功有三個因素,第一個是天賦,第二個是努力奮斗,第三個是磨煉和機遇。您想問在您身上給您印象最深的磨煉和機遇是什么?我想您的經驗和機遇能給我們什么啟發?
【潘石屹】:其實說成功可能有各種各樣的因素,可是我認為最重要的還是一個人的性格,一個人的品德,可能比他的天賦和機遇還要重要。只有你有一個好的性格和品德的話,你才能夠抓住這些機遇,才能夠把你的天賦發揮出來。其實我們每一個人的天賦比起社會都是特別渺小的,你掌握的知識和你自己的能力是特別渺小的,大家不要認為自己是如何聰明,如何能干的,沒有這樣的人。所以統領這些天賦和機遇的是品德,有幾個品德是特別重要的,尤其是這個時代,其中一個品德就是團結。如果這個時代你不能跟大家團結打交道,我們吃的東西,喝的水,穿的衣服都跟別人有關系,如果你老是自以為是,覺得自己特別聰明,就跟周圍的人處理不好關系,如果你跟周圍人處理不好關系的話,別說成功的,你可能就會變成社會上生活不能自理的人。所以這個社會上你要有力量就一定要團結。在競選的時候一個人要感恩、謙卑,要團結,他的得票就比別人高,如果一個人老想著發動戰爭,打別人,這個國家就算是世界強國,是最強大的國家,就像看美國,本拉登派了幾個人把他們的樓炸了。他們瘋狂的找本拉登,到現在沒有找到。孔子說過一句話,人最大的缺點是遷怒,所以本拉登找不到,把薩達姆抓住,抓人也得有一個理由,最后找的理由就是說你有大規模的殺傷武器。這個戰爭死了10萬人,多少個家庭成了不幸的家庭。最后打完之后,又沒有找到大規模的殺傷武器。我覺得這樣你就得跟全世界人道歉,跟這10萬個家庭道歉。最后不僅沒有道歉,還把薩達姆抓起來判死刑?判死刑也就算了,最后還當著全世界人的面判的絞刑,把頭絞下來。所以這個國家一定有次貸危機,這就是考驗。這不是我有反美情緒,實際這個國家還會進步,經過這一次次的考驗之后還會進步。我覺得一個人在邁向社會的時候一定不要用不合作、不團結的態度,團結的品德能夠平等的看待自己和別人,這個是特別重要的。有的時候你不一定你弱小,我一定要用暴力的語言,例如上網,喜歡用暴力語言,任何理智的人看到網上暴力語言時,覺得是垃圾。有的時候罵人的話,什么黃色的話等等都是沒有用的。所以我覺得真正的力量是團結,是要有建設性的,這才第一位的。
【提問】:我在博客上看到潘先生是有宗教信仰的,我想請問潘先生為什么把宗教作為自己的事業?潘先生如何在自己的行業中堅持自己的信仰,第三個問題請潘先生對信仰的問題和信仰的缺失問題做一個介紹。
【潘石屹】:人一定要有信仰。但我也不斷尋找,我覺得信仰給人帶來的力量還是很強大,至于什么樣的信仰下來后我們再探討。我大概接觸了三年時間,每一年有一段時間太陽升起來后就不吃飯,不喝水,這個很多人都不知道的,覺得不可能,一天開那么會,卻不吃飯,不喝水。其實我覺得齋戒就培養人的犧牲精神。當然,人有時不吃飯不喝水的時候,會特別難受。我記得三年前我跟一個官員吃飯,是跟同事一起去,我說我今天中午不能吃飯,不能喝水,所以當他們又吃魚翅,又吃饅頭時,我就看到他們吃得特別香。這也是培養我們的毅力。我爸媽對我特別擔心,說你干什么都行,你無論如何喝點水,吃點飯。其實我三年時間堅持下來,發現我們現在得的病都是吃多了得的病,沒有什么餓著得的病。我在首師大的時候,實際上就是中午沒有吃飯和喝水,但一直跟同學們在交流,除非我是下來跟大家交流,換名片的時候有點天旋地轉的感覺,其他時間覺得特別好。所以我覺得人有這樣一種生活習慣還是挺有用的。
【提問】:我有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現在房價上漲快,調控措施一直效果不好,我想請潘總談談,是不是房地產的利益集團左右了中國的政府?還有一個問題,2005年開始,國家對外匯管制很嚴格,您香港上市的資金是怎么個途徑回到大陸的?
【潘石屹】:中國的房價一直比較高,尤其是中低收入的人群住房是非常困難的。政府也出臺了好多政策,現在宏觀調控有三年半的時間,每一次宏觀調控政策出來的時候我們都發表意見,就是說政策應該怎么實施更有效。你說的利益集團左右了國家的政府,這個基本上是不存在的,而商人的聯盟總是非常脆弱的,說一幫商人影響政府,其實很多商人搞搞之后就窩里斗了。
我認為解決住房,第一條應該是多做廉租屋,少做限價商品房和經濟適用房。因為經濟適用房把一半產權賣出去了,如果是廉租屋的話是屬于政府的。因為社會和城市中總有一些特別貧困的家庭,政府應該把這些房子不收錢或者拿很少的錢讓貧困的家庭住。但這些貧困的家庭不可能世代貧困下去,他們的孩子可能工作了,生活狀態就改善了,改善之后就把房子退出來讓更困難的人去住。而經濟適用房政府想拿這些房子解決中低收入的住房問題,但比高收入的人群搶占了。我常說“搶了窮人的救濟糧”這是不正常的現象。我在北京看到,經濟適用房的小區里面有奔馳車,最有意思的,北京經濟適用房就在長安街線上,經濟適用房的社區里面住著好多外國人,因為他們把房子租給外國人了。這實際上是政府把大量的錢沒有補貼到位。
還有一個房價高,我一直堅持了幾年時間的觀點是因為土地供應少。這有一個基本國策,就是18億的耕地不能減少,就是農民的地不能征。但城里面最近幾年拆遷非常困難,農民的地又不能征。所以今年土地供應少,明年后年的土地供應預期也少,房價肯定就會上漲。這是過去房地產兩年的一個基本問題。
至于上市公司我們境外資金怎么進來,我只能跟你說,我們是合法的。
【提問】:最近幾年中國大學生有一個出國的熱潮,我想問一下,您認為出國留學對我們成功有幫助嗎?我們都知道您和您太太背景都是不一樣的,最后創辦得這么成功,是不是有這樣一個原因?
【潘石屹】:我覺得有機會的話,盡量到國外留學,最好有一小段國外工作的經歷。因為這是一個全球化的時代,你到國外生活一段時間的話,你的視野和思考問題的方法都會有一個特別大的開闊。這是我一貫的觀點。可是跟我太太的觀點不太一樣。
我的小孩上學的時候,我一定要送他們去國際學校,我太太堅持送他們到本地的學校,了解本地的學校。但未來的趨勢是國際化,掌握國際化的思維方式,是最重要的。
但是并不是說你出去之后就不回來了,變成老華僑就不回來了。我經常到國外去看到老華僑吃著豆芽菜,就感覺脫離了中國人民共和國這種大家庭,真的特別可憐。我記得有一個大年30的晚上,看到老華僑大年30晚上,買上一些叉燒回去吃,但中國的過年非常熱鬧的。我覺得我們的跟還是在中國,我們學習幾年之后再回到中國來,這并不是簡單的數字,增長8%,10%什么的,這背后有很多特別大的變化,只有中國的變化是最大的。
【主持人】:接下來有一個抽獎,潘總給大家帶來一個特別的禮物,這個禮物是潘總自己親手拍攝的。
【潘石屹】:這個照片是我拍的甘肅農村的小孩,我們過去的時候,正好這個小孩把他們家的大門打開了看著我們,這個照片其實是全身的照片。我看完這個照片以后特別感動,因為他的手被凍壞了,手上有瘡已經流膿了,我就想起來我上小學的時候,每年都是臉上或者手上凍壞。我記得我們小學來了一個女老師,說今年我們的任務就是讓全班同學的手和臉都不要凍壞,我想這怎么可能,我們每年都凍壞,她來了怎么就不凍壞了。她說冷了之后就搓手,搓搓臉。所以這個照片是讓我特別感動的一張照片。我的辦公室門口是一個特別巨幅的照片,我看到這個小孩就想起來我小的時候,想起來我的童年。
【主持人】:潘總最后談談您的感想,您已經走了四所學校了,每所學校給您的感受是不是不太一樣?
【潘石屹】:謝謝大家,前幾年我們賺完錢從利潤中拿出一些來做一些慈善事業和福利事業,總體來說是東一榔子,西一棒子,效果不是很好。而且很多的捐款出去之后跟我們的目的相反,啟發的不是正面的力量,反而可能變成一些搶錢,貪污這樣一些我們最不愿意看到的情況。所以去年我們SOHO中國基金會做了一個決定,我們亂七八糟的款就不捐了,主要是教育,我們認為對每一個家庭的改變,對一個個的改變主要是教育,包括對我們國家和民族的變化主要是教育的變化。而對一個地方你多送一些錢,少送一些錢有很多時候是沒有意義的,甚至是副作用。除了像南方雪災這樣的事情我們捐了款,我們主要的方向是教育。去年我們在青海捐了1000萬建了兩所學校,今年我們拿出500萬資助貧困的大學生。我們在北京選了12所學校,一所學校選擇100名學生解決他們的困難,其他我們會到一些特別貧困、偏遠的地方去。
我們還有一個方向,這個社會人人都要平等,可是平等的根源,最根源的一點是男女之間的平等,如果在一個家庭里面,社會中,女的受教育的機會沒有男的多可能就會出問題。所以我們就想讓一些失學的,沒有教育機會的女孩子們讓他們上學。所以今天的這個活動是這個計劃里面的一小部分,非常感謝焦點網一直陪著我們。也非常感謝北京青年基金會,他們選擇學生把大量事務性的工作做了,也謝謝大家,謝謝人民大學的老師。
【主持人】:我們要把掌聲送給潘總,謝謝他來到人大,謝謝他的愛心和溫暖。
我們在這里也做一個預告,下一場“名博進大學·愛心暖學子”的活動是在北京師范大學,4月8號,時間仍然是晚上7:00-9:00。我們下次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