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棺不成將棺內珍貴文物洗劫一空 莊浪縣正抓緊調查追繳
993年前,一位高僧在甘肅省莊浪縣境內圓寂,他的弟子用一套雕刻精美的石棺將其厚葬;993年后的今天,這具保存完好、重數百公斤的石棺,在莊浪縣一盜墓團伙的臟手下面世,但讓人惋惜的是石棺內的珍貴文物被盜墓者洗劫一空。
9月30日上午,莊浪縣文化體育局獲悉,在位于莊浪縣城郊王家莊子村靠近公路約100米處的地里,發現一具有雕刻和銘文的石棺。據查,石棺是被一盜墓團伙掘出欲裝車運走,后被當地村民發現,盜墓團伙不得不將石棺遺棄。
石棺質地細膩雕刻精美據了解,石棺系灰砂巖質,質地細膩,雕刻精美。主體由棺蓋、棺身和底座三部分組成。石棺前部通高90厘米、寬45厘米,尾部通高80厘米,底座長100厘米,寬65-60厘米,棺蓋和棺身壁厚7厘米,總重數百公斤。
棺蓋為七面體半圓拱形棺蓋為七面體半圓拱形,棺蓋首刻雙線邊框,邊框內雕刻佛像,頭部有背光,結迦趺而坐,施禪定印,神態安詳。佛像左右兩側飾對稱云紋,近棺口處上鑿凹云頭紋扣手,便于手抓套合。
棺身首部中間雕刻雙扉,上鉆圓孔數組,表示門扉鉚釘裝飾,左右兩側為護法神像挺立而站,神像穿戴甲胄,足蹬馬靴。左側神像雙手持鞭橫于胸前;右側神像右手持劍,垂立而站,神態威嚴。
棺蓋尾部刻有銘文74字棺蓋尾部刻有銘文計12豎行74字,上刻:“大宋元?
元年,歲次丙寅拾月壹日乙酉朔,施主:李利涉、劉澤等,貳人舍水洛城釋迦院塔下葬佛骨石棺壹座。歲改年移,愿不毀於?
故志。施主李利涉,施主劉澤,進士劉中下書,石匠李政刊”。棺身尾部上書:“釋迦院修塔主講經律,沙門:定芝、小師、志才;本邑戶民助酒會數人:鄭仕宗、王信、趙遠、高安、張和、梁仕明、楊義、劉齊、李吉、吳顯”,計10豎行48字,以上全文共122字,字體雋秀清晰,易于釋讀。
棺身底部出沿,四周雕琢凸面蓮花,棺座上部內收,四周刻凹云紋數組,棺座下部為須彌座,淺圈足。
底座頂部四角雕琢凹形方孔,可與棺身底部四角凸榫套合。
石棺通體施黑彩,整體造型優美,保存完整。
石棺在莊浪屬首次發現據了解,此佛骨石棺在莊浪縣尚屬首次發現,為研究莊浪宋代佛教史、佛教場所、歷史名人、古地名等提供了十分珍貴的史料。
日前,被盜的石棺內文物正在調查追繳之中。
(文中“?”處為銘文中不可辨認字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