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為了深入挖掘和大力弘揚歷史文化,不斷發揚光大皇甫謐針灸醫學,精心打造“皇甫謐文化”品牌,積極創建甘肅文化大省和平涼特色文化名市,在省、市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我縣圍繞打造皇甫謐文化品牌,在皇甫謐歷史文化的研究保護開發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一是組織力量對皇甫謐的遺址、遺跡進行了研究考證。先后在皇甫謐的出生地朝那古城、皇甫灣,皇甫謐的生活地書臺山、皇家花園,皇甫謐墓等地,筑基立碑,分別標記了富有考古意義的“皇甫灣”、“車頭坡”、“歇馬店”、“讀書臺”、“皇甫謐墓”等遺址。1960年,皇甫謐古墓被甘肅省人民政府確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1987年靈臺縣人民政府先后兩次對皇甫謐古墓進行了修葺。二是積極開展了皇甫謐歷史文化的研究工作。2002年以來,先后組建成立了平涼市皇甫謐研究院和靈臺縣皇甫謐文化交流協會,創辦了《皇甫謐研究》、《中國皇甫謐》、《靈臺文史——皇甫謐研究?返3個學術性刊物,向省內外發行1萬多份,刊發有關專家、學者研究皇甫謐歷史文化的各類史料、論文340多篇。2004年,靈臺縣委、縣政府設立了“皇甫謐文藝獎”,組織編寫了皇甫謐歷史劇本《銀針記》,在蘭州舉辦了甘肅·靈臺《皇甫謐》電視劇暨《皇甫謐正傳》創作完成研討座談會。2005年,靈臺縣委、縣政府在甘肅省蘭州市舉辦了甘肅皇甫謐誕辰1790周年紀念活動暨書畫義賣大會。2006年1月8日,我縣配合甘肅省委宣傳部和平涼市委、市政府在甘肅省蘭州市舉辦了《中國皇甫謐研究全集》、皇甫謐紀念郵票首發式暨皇甫謐歷史文化研究保護工作座談會,省、市有關領導及史志研究、文博考證方面專家、學者160多人應邀參加,中央、省市有關新聞媒體進行了現場采訪報道。三是多渠道籌措資金,進行皇甫謐歷史文化的開發建設。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我縣成立了皇甫謐中醫院,開設了針灸專病?;創建成立了甘肅省皇甫謐制藥有限責任公司,2003年該公司通過了GMP達標認證。完成了皇甫謐出生地——皇甫灣公園一期建設任務;在朝那鎮街心花園建成了與皇甫灣遙相呼應的皇甫謐花崗巖雕像;在縣城文化廣場和宣傳文化中心建成了皇甫謐浮雕文化墻和皇甫謐資料展室;在縣城荊山森林公園修建了皇甫謐祠;完成了皇甫謐陵園改擴建項目的規劃、申報和立項;建辦了中國皇甫謐網站,注冊皇甫謐商標2類20多個。四是切實加強了對皇甫謐歷史文化研究保護工作的組織領導。組建成立了靈臺縣皇甫謐歷史文化資源研究保護開發領導小組,研究皇甫謐歷史文化資源的保護開發問題,制定相關政策措施。領導小組下設皇甫謐歷史文化研究開發辦公室,專門從事皇甫謐歷史文化的研究工作,組織協調皇甫謐歷史文化研究成果的宣傳及開發建設等問題,聯絡皇甫謐研究院、文化交流協會等社團組織,加強與縣外有關皇甫謐研究機構和專家、學者的交流與合作。
皇甫謐文化源遠流長,蘊含博大,是我國歷史文化苑囿中的一朵奇葩,更是我省、我市不可多得的歷史人文資源。在全面貫徹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新形勢下,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和省、市的總體部署,靈臺縣委、縣政府為了進一步加大對皇甫謐歷史文化資源的研究和開發保護力度,今后將做好以下工作:一是開展皇甫謐歷史文化研究資料的整理收集工作。更加深入地研究整理皇甫謐的所有著作,分門別類匯編出版《皇甫謐文集》、《皇甫謐研究文集》等研究資料,切實加大對皇甫謐在史學、文學、醫學、哲學等領域著作的研究開發力度,逐步建立皇甫謐書庫。二是進一步加大皇甫謐文化宣傳力度。根據工作進展情況,有計劃地邀請中央、省級新聞媒體及時宣傳報道我縣研究保護開發皇甫謐文化資源的成果。充分利用縣電視臺、縣政府網站以及省、市各新聞媒體,進行系統宣傳報道,切實加大宣傳力度,擴大宣傳范圍,濃化宣傳氛圍。2006年籌備舉辦甘肅·靈臺首屆皇甫謐文化藝術節暨皇甫謐祠落成慶典活動,大力弘揚皇甫謐歷史文化,在國內外打造皇甫謐文化品牌。三是加快皇甫謐文化開發項目建設進度。分年度組織實施皇甫謐陵園、紀念館、皇甫灣、讀書臺等開發建設項目,申報皇甫謐歷史文化遺產保護項目,以做大做強皇甫謐文化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