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造皇甫謐文化品牌
建設平涼文化名市
中共平涼市委 平涼市人民政府
平涼市位于甘肅省東部古絲綢之路上,自古以來就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在人類歷史發展的長河中,勤勞而樸實的先民們,為我們創造了 輝煌燦爛的歷史文化和寶貴的精神財富。1700多年前,我國偉大的針灸醫學家、史學家和文學家皇甫謐就誕生于甘肅省平涼市靈臺縣;矢χk一生淡泊名利,不事權貴,潛心致學,著書等身,留存于世的有《帝王世紀》、《三都賦序》、《高士傳》、《篤終論》等文、史、哲學論著20余種,對后世文學、史學、哲學發展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特別是十二卷《針灸甲乙經》,奠定了針灸學科理論基礎,開創了世界針灸醫學的先河,使中國成為甫謐文化” 中共靈臺縣委書記 毛文平 靈臺縣人民政府縣長 蘇克儉世界針灸醫學的發源地,被人們尊崇為“世界針灸醫學鼻祖”,是我國歷史上與孔子齊名的世界歷史文化名人;矢χk文化源遠流長,蘊含博大,是我國歷史文化苑囿中一朵絢麗的奇葩。
平涼市自古具有厚重的歷史文化積淀和豐富的人文資源,歷來重視文化資源的整理、開發與保護工作。研究開發皇甫謐歷史文化資源,是建設平涼特色文化名市的需要,也是促進全市經濟社會全面協調發展,建設和諧平涼的一項重要任務。近年來,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設平涼特色文化名市的目標,把開發皇甫謐歷史文化資源列入了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政府部門、社會團體、民間組織同心協力,精心打造“皇甫謐”這一不朽的文化品牌,興建了一批內涵豐富、特色鮮明的文化建筑,皇甫謐遺跡、遺址、遺產得到了有效保護;廣泛組織開展了皇甫謐文化資源整理、研究和開發,皇甫謐文化內涵得到了進一步發揚光大;立足經濟社會發展,加大宣傳推介力度,加快皇甫謐特色文化產業開發,皇甫謐故里的影響力和知名度不斷提升,名人帶動效應日益凸現,贏得了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特別是成功出版發行了《中國皇甫謐研究全集》和皇甫謐紀念郵票,標志著皇甫謐歷史文化資源開發保護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研究開發皇甫謐歷史文化,其價值不僅在于追求名人帶動效應,引領和提升特色文化產業,更重要的是讓針灸文化這一世界醫學神奇瑰寶弘揚光大、造福人類。進一步挖掘、整理、研究、弘揚皇甫謐醫學文化,開創中國皇甫謐歷史文化的新紀元,是歷史和時代賦予我們皇甫謐故里人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全社會的一項重要義務。全市上下將站在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和諧社會的高度,緊緊抓住皇甫謐歷史文化研究開發這一主線,群策群力,加大遺址、遺跡保護和歷史考證力度,加強歷史文化和針灸醫學研究開發,大力發展特色文化產業,進一步弘揚皇甫謐文化,豐富其科學內涵,打響皇甫謐文化品牌,全力建設平涼特色文化名市。
我們真誠希望廣大專家學者、社會各界人士以更大的熱情,傾注更多的心血,投身皇甫謐針灸醫學的研究發展,在更廣領域和更高層次上開展學術交流和宣傳推介,努力在皇甫謐醫學科學和文化內涵的研究方面取得新的更為豐碩的成果。我們相信,通過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和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皇甫謐文化一定會不斷發揚光大,走出國門,走向世界,讓平涼這顆“隴上明珠”在新時代綻放出更加絢麗的光彩!
皇甫謐的精神
美籍華人、紐約天普大學教授 易陶天
作為一個偉大的醫學家,中國針灸醫學集大成者——皇甫謐(甘肅平涼市靈臺縣人),其貢獻不僅限于醫學方面,同時,他還是一個偉大的歷史學家、文學家。他留給世人的寶貴遺產并不只限于《針灸甲乙經》和《帝王世紀》等著作。他還給世人留下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精神財富。總而言之,皇甫謐的精神有以下四點:
懸壺濟世,立志救人,不務虛名的求實精神
皇甫謐在《針灸甲乙經序》中說:“夫愛發人之體,有八尺之軀,而不知醫事,此所謂游魂耳。若不精通于醫道,雖有忠孝之心,仁慈之性,君父危困,赤子涂地,無以濟之,此固圣賢所以精思極論盡其理也。由此言之,焉可忽乎!”這是說,一個人雖有忠于國家,孝敬父母之心,但在國家危難、父母病痛的情況下,束手無策,這種人還有什么用呢?東漢以來,國家取士,以所謂“孝廉”為先,這種風氣,一直影響到后世。曹操作為一位有作為的政治家,試圖對此有所改革,曾主張起用雖有不忠不孝之名,但有真才實學的人才,但很難付諸實行;矢χk雖身為“布衣”,能夠逃出傳統思想的羈絆,在理論上提出這個問題,實為不易。其懸壺濟世,立志救人,不務虛名的精神在當今社會更值得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