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針灸(國際)學術交流大會暨皇甫謐文化節在靈臺開幕

祭祀皇甫謐現場
本報靈臺9月20日電(記者惠程華)9月20日上午,荊山披彩,達溪秋濃。在流金溢彩的季節,2006 ’中國·靈臺中醫針灸牗國際牘學術交流大會暨皇甫謐文化節在靈臺古城隆重開幕。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韓啟德、全國政協副主席張思卿、衛生部副部長王隴德為節會發來了賀電。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吳剛,省委常委、省委宣傳部部長勵小捷,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丁澤生,副省長李膺,省政協副主席周宜興以及世界針灸學會聯合會主席鄧良月出席了開幕式。來自日本、韓國、挪威等國家的針灸專家和國內針灸界學者、專家也出席了開幕式。
勵小捷代表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協向皇甫謐祠敬獻了花籃。
李膺在開幕式上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他說,平涼市在特色文化名市創建過程中,組織開展了皇甫謐文化資源的整理、研究和開發,有效保護皇甫謐遺跡和遺產,精心打造“皇甫謐”這一歷史文化品牌,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皇甫謐是我國偉大的針灸醫學家、史學家和文學家,是與孔子齊名的世界級歷史文化名人。他一生潛心致學,著書等身,留存于世的有《帝王世紀》、《三都賦序》等文、史、哲學論著20余種,特別是十二卷《針灸甲乙經》,奠定了針灸學科理論基礎,開創了世界針灸醫學的先河,使中國成為世界針灸醫學的發源地,皇甫謐也被尊崇為“世界針灸醫學鼻祖”。據《中國醫學史》等史料記載,經多方考證,1700多年前,皇甫謐就誕生于甘肅省平涼市靈臺縣朝那鎮皇甫灣,死后葬于靈臺縣獨店鎮張鰲坡塬。今天,我們在皇甫謐故里靈臺縣舉辦中醫針灸(國際)學術交流大會暨皇甫謐文化節,是進一步研究開發皇甫謐歷史文化資源,深化祖國傳統醫學理論研究,擴大中醫針灸在全球醫學界影響的重要舉措,也是促進我省經濟社會全面協調發展,建設甘肅特色文化大省的現實需要。會議通過廣泛深入的學術交流,必將對我省進一步加強皇甫謐歷史文化和皇甫謐針灸醫學的研究開發,豐富針灸科學內涵,發展特色文化產業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開幕式后,省上領導和學者、專家參加了皇甫謐陵園改擴建奠基儀式。節會期間,來自國內外的100多位著名專家學者進行了學術交流。
又訊9月20日下午,中央電視臺在靈臺縣文化廣場舉辦了“激情廣場”文藝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