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日甘肅網平涼訊(記者 曹燕 通訊員 祁玉成)日前,平涼市崆峒區出土的全國罕見的青銅器被省文物局專家初步認定為是元代狻猊銅爐,屬全國罕見。
據平涼市崆峒區崆峒鎮太統村南坡社的村民蘭某告訴記者,今年村上在搞梯田平地,他家地耕地里有個土包沒有推平,就叫推土機來推。在推的過程中,發現了青銅器。隨后這一發現逐級上報到了崆峒區文化局、博物館。

7月26日,當考古人員到達后取出專業工具進行挖掘。慢慢的青銅器出現在人們眼前,像一條龍,殘留了四個觸角,擺放位置是頭朝西(正對崆峒山),尾朝東,正南正北位置。原來青銅器是倒放置的,被破壞的四個觸角原來是四條腿,考古人員將青銅器搬到平地上,慢慢清理上面的土。圍觀的人說象個麒麟、羊,說法不一。
崆峒區博物館館長張文舉說:“這尊青銅器是崆峒區出土的最大的一個,以前也沒有見過有這樣造型的青銅器,極為罕見,從造型整體來看,不是羊、麒麟等動物,因為這不是麒麟的腿,現在初步可以確定是狻猊,也就是獅子的前身動物。總之,是與宗教有關的祀器或與皇室有著密切關系。

青銅器出土后,被送往省文物鑒定站,經過一個月的鑒定,省文物局專家初步認定此青銅器是元代狻猊銅爐,屬全國罕見,該銅爐長80厘米,殘高74厘米,寬44厘米。銅爐的用途、年代及確切名稱還在進一步考證中。至于銅爐的用途、年代及確切名稱還在進一步考證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