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陽普照,草長鶯飛。4月15日,筆者在秦安縣西川鎮雒堡村雒金倉的果園里看到,該縣縣委常委、組織部長郭海軍躬身自親,率領數十名組工干部,用自帶的勞動工具,或施肥澆水,或鏟除腐爛根枝,或疏松平整土地,一派繁忙熱鬧的景象。趕來幫忙的村主任雒虎林介紹說,聯村聯戶的干部已經為村里聯系調運了700余棵優質蘋果樹苗,幫助特困戶改造了5畝老果園,協調栽植行道樹1200多棵1.5公里,辦了一些實實在在的惠民實事。

西川鎮雒堡村是全縣為數不多的自然災害隱患重點治理點之一,也是全縣重點貧困村之一,山大溝深,地理險要。全村轄雒堡、馮山2個自然村,產業結構單一,增收渠道狹窄,有貧困戶158戶。由于干旱缺水,果樹老化,田間道路建設滯后,勞動力匱乏,全村的發展受到嚴重制約。針對這種情況,秦安縣委組織部以“一雙膠鞋、一把鐵鍬、一張連心卡、一本民情日志”的“四個一”聯村聯戶工作方式,走訪慰問聯系的特困戶39戶182人,記寫民情日志81份,全面了解掌握致貧原因,廣泛聽取意見建議,找準工作的出發點和切入點。同時緊緊抓住春耕有利時機,邀請農技專家,依托遠教設備,舉辦春季果園管理培訓班,并深入田間地頭現場演示,受訓果農600多人(次)。“像我這把年紀的人,也能聽懂和掌握果園管理技術,現在,從栽苗、嫁接、修剪到病蟲害防治等各個環節都能做到心中有數,多虧了聯村聯戶的干部!”今年已72歲的何三成老人由衷地感嘆道。

村民雒建吉家是兩女節育戶,家里人少地多,貧窮的原因就是沒有賺錢的產業。郭海軍拉著雒建吉的手說:“幫助村民致富不僅是我們黨員的責任,更重要的是作為一名領導,我不能讓任何一戶群眾在奔小康的路上掉隊。”雒建吉略顯激動地說:“你上次來說讓我擴大設施溫棚種植規模,我覺得很有道理,關鍵是咱缺資金和技術!明年我的反季節油桃就能掛果了,收益自不待說,到時我請郭部長來品嘗!聽說最近村里來了一位新老師,這下娃娃們的功課就能開齊了,這事也是您辦的吧?”郭海軍還未答話,陪同走訪的西川鎮干部兼任雒堡村村支部雒忠祥接過話茬說:“村前的大突溝幾乎垮塌成一道天塹了,危險逼近了村子邊緣的住戶,我們都無可奈何,現在郭部長爭取了5萬元的自然災害治理資金,解決這個‘老大難’問題;還爭取了5萬元的村衛生室建設項目資金、幫咱村制定了五年發展規劃……”聽著雒忠祥連珠似的說出喜慶“新聞”,大家一起笑了起來。

問及今年的幫扶打算,郭海軍胸有成竹地說:“我們要重點抓好政策法規宣傳、村級活動場所規范化建設、實用技術培訓、環境衛生集中整治、村內主干道拓寬維修、送醫送藥到農家、老果園改造提質、雒堡溝自然災害點隱患治理、春季行道樹義務栽植、捐款捐物等十件實事,從各個方面提供技術、資金、信息服務,授之以漁,變輸血為造血,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共同發展致富。”
此時陽光正好,而完全轉變的干部作風,更像日漸煦暖的春風一樣,一縷縷吹入尋常百姓的心里。(《甘肅農民報》2012年5月3日第二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