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進秦安城鄉,火熱的建設場景隨處可見。各建筑工地上,車輛往來穿梭,吊塔橫空揮舞,機器轟鳴,焊花飛濺……秦安縣以只爭朝夕、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全力以赴加快重點項目建設。一棟棟新穎別致的高樓,一條條寬闊通達的道路,一處處功能齊全的文化設施,一幢幢現代化的廠房,彰顯出項目建設的輝煌成果。秦安“項目拉動”戰略的積極實施,有力地帶動和促進了縣域經濟的蓬勃發展。
2012年,秦安縣委、縣政府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把項目建設作為加快發展的有效載體,緊緊抓住西部大開發、擴大內需和關中—天水經濟區建設等機遇,按照“抓機遇、爭投資、上項目、促發展”的工作思路,千方百計爭項目,創新機制抓招商,全力以赴建項目,為全縣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活力。全縣共落實各類國家及省級投資項目307項,總投資8.5億元,其中國家投資7.3億元,增長12.9%。儲備項目65個,其中投資總額億元以上的項目2個,投資總額在500萬元以上的項目63個。在招商引資上,該縣按照“突出一個重點、圍繞四個資源、瞄準五個方向、解決兩個問題,實現四個突破、達到一個目的”的工作思路,以引進大項目為核心,以產業鏈招商、園區招商和特色產業招商為重點,堅持科學、理性、綠色、效益相結合的招商理念,進一步提升了招商水平,提高了項目質量。全縣共簽約招商引資項目31項,總投資56.4億元,累計到位資金12.2億元。

鳳山生態公園項目建設分為泰山廟古建筑群、生態公園建設兩大部分。泰山廟古建筑群始建于元代,現存明清建筑31座,是天水市范圍內保存較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之一。2012年初,秦安縣委、縣政府將鳳山生態公園建設列為重點項目工作之一,工程共分泰山廟區域內的排水、電路、護坡等基礎設施建設,鳳山頂堡子墻以北區域的綠化和步道、連廓建設,鳳山頂小水域景觀建設和堡子墻以南、泰山廟西側區域的山體加固、道路建設、綠化等部分,至2012年底,已投資約2000多萬元。鳳山生態公園建成后,集休閑娛樂、觀光旅游為一體,對進一步彰顯秦安深厚的文化底蘊,推動全縣旅游業快速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小灣河水庫工程是以縣城供水水源及農村人畜飲水水源建設為主要目的,并兼顧農業灌溉的綜合性水源工程,項目建設設計總庫容227萬立方米,年供水能力384萬立方米。水庫主要建筑物包括大壩、排沙底孔、導流泄洪洞、取水建筑物等。大壩為混凝土重力壩,壩高44米,頂長106.8米,頂寬4.8米,最大泄洪量170立方米/秒,設計供水流量0.15立方米/秒。小灣河水庫的建設,不僅是保障秦安縣城供水安全、發展地方經濟的需要,也是實現秦安縣水利事業科學發展的重大舉措。工程建成運行后,將有效緩解縣城和水庫下游生產生活水源不足的矛盾,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

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廠位于城區東南方向的南山村坪溝后溝處。工程占地30畝,服務面積達10.46平方公里,建設規模為日處理污水2萬噸。該工程已經進入正式調試試運行的階段。污水處理的主要流程是將污水注入到粗格柵提升到細格柵,通過污水分流后送到生物反應池,在生物反應池經過凈水、沉淀、暴曬后,將污水排到接觸池后排放,排放標準達到國家一級B類。據了解,該生活污水處理廠投入運行,將解決秦安縣城區所有污水問題,對于完善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環境產生積極的作用。秦安縣城區生活污水處理廠的建成投入試運行對改善秦安投資環境、城市環境,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提供良好人居環境等具有十分重要意義,對促進地方經濟可持續發展將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
招商引資重大項目秦安•中國西部小商品城位于秦安縣西川鎮,于2012年11月26日奠基開工,是繼興國鎮小商品市場后易地新建的新一代現代小商品商貿城。占地16.7萬平方米,建筑面積為17.8萬平方米。根據“整體規劃設計、分期開發建設”的原則,建設營業房、商務樓、賓館、文化休閑廣場等配套設施,設置服裝鞋帽、針紡織品、日用百貨、五金家電、文化體育、家居用品、大型超市、餐炊娛樂、綜合服務等專營區,著力將秦安•中國西部小商品城打造成現代商貿城。

鳳山生態公園、小灣河水庫、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廠和秦安•中國西部小商品城等重大項目是秦安縣2012年狠抓項目建設的一個縮影。在項目建設中,秦安縣采取“三措并舉”,狠抓項目建設。
超前謀劃儲備項目。秦安縣把扎實有效的前期儲備工作作為項目爭取的切入點,在抓好常規性項目儲備的同時,把國家政策和縣域資源優勢作為謀劃項目的結合點,堅持項目儲備突出 “早”字,項目選擇突出 “準”字,項目方案突出“深”字的原則,通過精心謀劃,科學論證,完成了大地灣旅游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好地梁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興豐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安伏果品市場建設、甘肅豐收農業科技公司10000噸蘋果冷鏈物流系統項目可研、秦安縣混凝土攪拌站建設、武裝部整體搬遷建設、城南集中供熱工程、天然氣引流入戶項目、易地扶貧搬遷、通鄉油路,農村初中校舍等20多項重點項目的儲備,為項目爭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創新機制爭取項目。秦安縣委、縣政府緊緊咬住“發展抓項目”不放松,把項目建設作為加快經濟社會發展的突破口和著力點,創新機制,優化環境,強化措施,激活內力,借助外力,凝聚合力,狠抓項目爭取工作。縣上實行項目工作目標管理責任制,年初,縣委、縣政府與各鄉鎮、單位、部門簽訂項目爭取目標責任書,細化目標任務,年終兌現獎罰。建立并落實了縣級領導干部包抓重點項目、聯系企業制度,從前期準備、爭取引進到資金落實、建設管理,逐級分解任務,層層靠實責任,形成了領導牽頭、部門支持、業主負責、社會參與的項目工作機制。

全力以赴實施項目。在項目建設上,秦安縣委、縣政府加強領導,靠實責任,從定領導、定部門、定職責、定目標、定任務的“五定”入手,制定了項目實施方案,落實了“一個項目、一個領導、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工作機制,形成了領導小組全面協調抓、縣級領導包重點項目抓、主管部門深入具體抓、相關部門密切配合抓的工作合力,為項目建設提供了有力的組織保障。采取月評比、季分析、年終考核的辦法,建立重點項目定期匯報制、現場辦公制,進一步強化了項目監管力度。把項目和資金的管理貫穿于項目設計、招投標、施工監理、驗收的全過程,保證建一項,成一項。同時,嚴格執行項目法人責任制、合同管理制、招投標制、工程質量監理制等制度,保證了項目建設順利實施。
浪急催潮涌,風好帆正揚。如今,項目建設已經撐起了秦安縣經濟社會發展的脊梁。沐浴著科學發展的明媚春光,勤勞樸實的62萬秦安人民萬眾一心,用智慧和汗水譜寫著項目建設的新樂章,一個充滿活力、富裕文明、和諧幸福的新秦安正在悄然崛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