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8日下午三點,走進秦安遠教文化中心廣場,人頭攢動,寬大的戶外LED遠教大屏上正在播放遠教節目,人們一邊曬暖暖聊天,一邊觀看遠教廣場節目。遠教節目過后,廣場又響起了歡快的音樂,老人們在健身器材上鍛煉身體,婦女們伴著音樂跳起健身舞,孩子們則盡情地追逐嬉戲,呈現出一派祥和、歡樂的氣氛,這火熱的場面成了入冬以來秦安縣遠教廣場最真實的寫照。
興國鎮邢泉村可泉山雞養殖大戶仁福喜深有感觸地說:“送金送銀不如送信息、送技術,遠程教育好比為我們致富送來了一把金鑰匙。
如今,該村的養雞規模已是今非昔比,而群眾發家致富的夢想更是空前高漲——
“遠教中心廣場是最具人氣的地方,吸引了周邊許多村和社區的群眾前來休閑健身。每晚七八點鐘,到廣場前收看LED大屏幕上的遠程教育節目和電影,8點到9點,廣場就成了排練蠟花舞、太極拳等各類文體活動的場所……”映南社區居民何蘭花說。
據悉,秦安縣把建設“遠教廣場”作為構建黨群學習娛樂新陣地的重要抓手,與農民的科技培訓、文化建設、活動陣地建設等充分結合,依托LED電子顯示屏、可移動便攜式遠程多媒體播放等設備,通過創新舉措在縣城中心廣場、鄉鎮集市文化廣場、村級文化活動中心廣場打造遠教廣場35個,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并采取順應形勢統一“配菜”和群眾根據需要自主“點菜”的方式,同時開通遠程服務熱線,供黨員群眾提出意見建議并反饋學習效果。讓“遠教廣場”真正成為黨員群眾了解國家方針政策的“直通車”、接受教育培訓的“加油站”和豐富文化生活的“大舞臺”,遠教廣場正越來越火。
這只是秦安創新遠教工作新思路,搭建為民服務新平臺的一個縮影。
據了解,近年來,秦安縣針對遠教站點分布不均衡、輻射面不寬、參學率不高等實際問題,大膽探索,積極創新,勇于實踐,以“激發黨員群眾興趣,方便黨員群眾學習,贏得黨員群眾歡迎”為主線,通過探索遠程教育上電視、上手機、上互聯網、上廣播“四位一體”遠教工作新模式,推行遠程教育站點進機關、進廣場、進企業、進社區、進合作社(協會)、進學校、進產業基地、進黨員示范戶”延伸工程和創建特色延伸站點工作,著力構建全方位、立體式的延伸覆蓋“大遠教”工作格局,通過搭建“流動站點”、“視頻課堂”和“流動課堂”等新載體,采取“遠教+基地”、“遠教+合作社”、“遠教+公司”、“遠教+專家大院”、“遠教+雙帶戶”等組合培訓,發展壯大優質蜜桃、紅富士蘋果、可泉山雞、藍天肉牛養殖等特色產業46個,使“黨員遠教”逐步向“全民教育”轉型,有力促進了農村黨員群眾素質提升和農村經濟社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