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問題整改”是檢驗教育實踐活動成效的一把重要“尺子”。教育實踐活動進入整改落實、建章立制環節后,秦安縣以解決群眾實際困難為出發點和立足點,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狠抓作風建設,用實實在在的整改效果讓群眾看到了教育實踐活動帶來的新變化。
【整改進行時】
秦安縣法院讓公正永存人心

全縣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秦安縣法院結合審判工作實際,把學習教育貫穿在于整個活動當中,在深化學習教育基礎上,廣泛征求意見建議,認真查擺“四風”突出問題,全面做好整改落實、建章立制工作。
縣法院堅持“三嚴三實”和問題導向,瞄準重點、難點和突出問題,明確整改目標,靠實責任,按照最高法院《四五改革綱要》,結合審判實際,制定整改落實方案,切實從行動上、制度上堅決摒棄以“四風”為代表的脫離群眾、因循守舊、不思進取的工作作風。縣法院從領導班子、班子成員以及全院干警在“四風”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入手,以司法工作中存在“六難三案”問題為重點,多措并舉,細化措施,逐項整改。

針對工作中存在的“立案難、審判難、執行難、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與“人情案、關系案、金錢案”問題,縣法院設立接待大廳導訴臺,建立當事人領送制度,采取基層法庭單獨立案、試行鄉鎮定點巡回審判,加強案件質量評查,加大審判人員業務培訓教育,深入推進“三大平臺”建設,建立干警“一人一檔一冊”制度,實行隨案發放廉政監督卡,廉政監督員巡查暗訪制度等工作,通過這些制度措施的落實,進一步改進了司法作風,拓展了便民利民渠道,完善了訴訟服務機制。
對司法政務管理不到位的問題,縣法院實行值班院長負責制,加強紀律作風全時監督檢查工作力度;著手配備警車GPS定位管理系統,加強車輛管理;嚴格考勤制度,規范干警請銷假;制定改進會風文風措施,提高會議、文件質量;加大機關環境衛生整治,營造良好工作環境。使干警和廣大群眾真正感受到了教育實踐活動帶來的成效。

針對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信訪難問題,縣法院加強立案信訪窗口建設,實行副院長每日輪流接訪與院長接訪日制度;完善信訪工作機制,實行信訪案件責任庭室交辦制度;規范當事人申請救助資金制度,確保符合條件苦難群體基本權益得到保障;對勞動糾紛、撫養贍養等特殊當事人開辟“綠色通道”,從源頭化解可能引發信訪的矛盾;推動涉訴信訪分離與終結制度,使當事人合法選擇權益救濟途徑。符合條件應當終結的,啟動終結程序,避免資源浪費和司法無序。

縣法院把是否切實解決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當事人和群眾是否滿意作為衡量整改工作的好壞,把“三嚴三實”的要求是否落到實處作為檢驗制度建設的標準,以院活動領導小組牽頭,整合紀檢檢查室、政治科、審官辦,從立案、審判、執行各個環節入手,加強整改的監督檢查,采取上門走訪和電話約訪當事人、聽取當事人意見、案卷評查、庭審巡查、值班院長工作匯報會等措施,檢查問題的整改程度,監督措施落實的情況,檢驗整改落實的效果。
通過教育實踐活動整改落實,整章建制階段性工作,縣法院領導班子和黨員干警思想認識得到了提升,理想信念進一步堅定,隊伍力量進一步凝聚,司法作風有了明顯進步,法院工作也得到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