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農戶“搭伙”投資收益“均沾”
——秦安創新精準扶貧貸款使用模式

本報秦安訊(記者郭彥英)秦安縣針對個別農戶因自我發展潛力不足、無增收項目和致富門路,存在專項貸款“怎么用”“用哪里”的實際問題,探索創新以貧困戶精準扶貧專項貸款為媒介,采取農戶與當地龍頭企業、農村合作組織、實體經濟組織“搭伙做生意”的方式,提高了扶貧專項貸款使用效益。目前,全縣已有600戶貧困戶與58家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和能人大戶合作,建立利益聯結關系,成功融資2960萬元。
據悉,該縣采取鄉鎮黨委政府、駐村幫扶隊、村“兩委”三級負責制,深入已貸款貧困戶家中進行調查摸底,及時掌握農戶經營致富能力和信貸資金使用情況,確保帶動扶貧農戶準確識別。對有帶動意愿的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和能人大戶,重點對其社會誠信度、經營效益、借貸情況、致富帶動能力等進行詳細摸底,并采取量化評價的方式綜合篩選確定有實力、有能力、經營效益良好、群眾信得過的牽頭合作組織。堅持自愿、有償、規范原則,對確無經營致富能力的貸款貧困戶,通過入戶宣講、分鄉鎮和貧困村召開貸款融資商洽會等方式進行宣傳動員,鼓勵引導農戶與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或能人大戶建立利益聯結體,形成“龍頭企業+貧困戶”“專業合作社+貧困戶”“能人大戶+貧困戶”等合作模式,并簽訂脫貧增收合作帶動協議,確保專項貸款投入使用方式。農戶根據個人意愿,將扶貧貸款入股企業,并按參股投資比例直接分紅;農戶也可將扶貧貸款轉化為家庭農業資產,再將農業資產委托龍頭企業、合作社及能人大戶進行統一托管經營,貧困戶從經營收益中按資產投入比例進行收益分紅。根據協議規定,對直接參股投資的貧困戶,要求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每年給予幫扶補助資金,并可根據個人意愿,由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供就業崗位,給予工資報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