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31日,清水縣在軒轅賓館會議室召開加強教育教學常規管理,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破解教育質量難題大討論座談會。
縣委常委、宣傳部長張秀麗,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宋宏亮,縣政府副縣長何敬忠,縣政協副主席曹鳳娥出席會議。部分離退休領導干部,縣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老教育工作者、縣政府督學代表,部分鄉鎮黨委書記、各鄉鎮鄉鎮長,教體局班子全體成員和各股室負責人,各鄉鎮學區校長、局直各學校校(園)長代表共130多人參加會議。
![pj0002[1].jpg](/Files228/BeyondPic/2011-10/31/111031213942c1da511c95e360.jpg)
會上,縣委常委、宣傳部長張秀麗,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宋宏亮,縣政協副主席曹鳳娥分別作了講話。縣委原正縣級調研員、縣關工委副主任王定典,離退休老干部魯四寶、金銀花,政府督學周根倉、馬孟廉,人大代表曹來學、政協委員王建興、吳意義,郭川鄉黨委書記蘇富祥,王河鄉黨委書記任亞民,紅堡鎮副書記王燕花,一中校長牛建國,六中校長林毅,三中校長白永強,秦亭中學校長吳奉生,永清學區校長牟德全,松樹學區校長吳萬生,第一幼兒園園長王娟珍,一中、六中、三中、秦亭學區學科教師代表,五中、軒轅小學班主任代表等做了交流發言。大家從不同的角度分析了全縣教育工作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就校長和教師隊伍建設、教師合理流動機制、教育布局結構調整、教育管理體制改革、校長和教師業績評價機制、尊師重教氛圍的營造、加大關心愛護教師力度、城鄉學前教育教學建設、改善辦學條件、優化教師工作環境等10方面問題提出了有針對性的意見和建議。會議由縣政府副縣長何敬忠主持。

(縣委常委、宣傳部長張秀麗講話)
張秀麗要求,要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必須突出抓好學校的校本管理和教學常規管理,必須在推進教學改革上下功夫。一是要落實管理制度,學校主要領導要時刻把常規教學作為中心工作來抓,堅持深入教學一線,研究教學,指導教學,加大常規教學檢查力度;要細化、完善考核獎懲制度,堅持“嚴考核,硬兌現”,充分調動教師的教學積極性,增強教學工作的規范性。二是要嚴格備課管理,各學區、學校必須嚴格要求,按照教學計劃、課程標準認真備足、備好課;要尊重學生實際,認真備好教法;要切合學科特點,認真備好教材,深入研究學法。三是要加強授課管理,各學區、學校要高度重視課堂教學的監控和指導,學校領導要經常性深入課堂聽課指導,對課堂教學情況及時進行分析、研究和總結,組織教師積極探索完善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課堂教學的多元化、激勵性評價體系,發揮評價功能,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要積極創造條件,培養和選拔各級、各類、各層次、各學科的教學典型,為骨干人才的成長營造和諧的氛圍,搭建展示的平臺。要通過經驗推廣和典型引路,使廣大教師學有榜樣,趕有目標,以點帶面,逐步擴大優質課比例,實現課堂教學水平的整體提高。四是要認真研究在“大班額”條件下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方法和途徑,中小學“大班額”現象,是經濟欠發達地區普遍存在的共性問題,在短期內難以改變。我們必須正視現實,立足實際,在現有條件下認真研究,積極探究在“大班額“條件下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途徑和方法,力爭使“大班額”對教育教學質量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程度。五是要大力推進教學改革,在當前和今后較長時期,要把學習推廣山東杜郎口中學和江蘇洋思中學教改經驗作為全縣教學改革的突破口,在先行試點,吸收內化,總結經驗的基礎上,逐步在全縣推廣。通過各種努力,盡力確保全縣教學改革工作的扎實穩步推進,不斷優化教學過程,促進教育教學質量的全面提升。六是要充分利用先進的教育設備,努力實現教學手段的現代化,要研究探索現代化教學設備和傳統教學方式方法的有效結合,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學設備和實驗儀器的利用率,努力實現教育教學手段的現代化,不斷提高教學效果。七是要切實加強德育工作,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要加強對青少年學生的校規校紀教育,強化良好校風、學風建設,培養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約束的能力。重視和加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要深入到學生中去,通過談心、咨詢等活動,及時把握學生脈搏,有效指導他們處理好在學習、生活、成長、交友等方面遇到的矛盾和問題,化解他們的精神壓力和心理焦慮。八是要充分發揮教研、督導機構的職能作用,加強教研教改和教育督導工作力度,縣教研室和縣政府教育督導室要從教育行政事務中解脫出來,深入基層教學一線,指導基層各學校的教育管理和教育教學。要強化學校管理、規范辦學行為以及各項教育政策規定的落實。通過強化督導促進學校管理的加強、辦學行為的規范。
張秀麗強調,教育行政主管部門要針對座談會議精神,認真開展調研,修定和完善關于教育管理體制、資金投入、校長選聘、不合格教師退出教師隊伍及教師合理流動、學校管理、教育質量考核評價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制度和辦法,切實建立推進全縣教育跨越式科學發展、促進教育質量振興的長效機制,要多深入基層調研,掌握實際情況,解決實際問題,有效指導教育教學各項工作的開展。各學區、學校要針對自身存在的問題,實事求是,狠抓落實,務求實效,努力辦人民滿意的教育。

(縣政府副縣長何敬忠主持會議)
何敬忠總結時強調,一是縣教體局對各位與會代表提出的建設性意見和建議進行梳理歸納和吸收利用,落實在具體工作實踐當中。要按照縣黨代會、人代會、政協會要求,認真開展調查研究,抓緊制定破解教育質量難題,全面提高教育質量的實施方案。 二是各鄉鎮、各部門、各學校要全面貫徹落實全縣“三會”精神,堅定不移地實施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和科教興縣戰略,廣泛深入地開展以“教育質量大突破,我們應該怎么辦”為主題的大討論,以堅定的信念、強大的合力和切實的舉措,高起點、高標準、高效率地謀劃和推進全縣教育事業的改革與發展,積極破解教育質量難題;各鄉鎮、各部門、各學校和社會各界人士要全力營造尊師重教、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新的濃厚社會氛圍,切實加強師生安全教育管理,及時排查整治各類安全隱患,定期開展應急預案演練,經常開展校園周邊環境綜合治理,嚴厲打擊危害校園和師生安全的各類違法行為,為教育教學工作創造寬松和諧的環境。縣教體局和鄉村兩級要認真落實“以縣為主、鄉村為補充”的教育管理體制,上下一心、協調一致地重視教育、關心教育、支持教育、抓好教育,注重從強化學前教育、教育布局調整、加大教育投入、重點項目建設、學生控輟保學、改善辦學條件、解決實際問題、優化工作環境等方面摸實情、出實招、辦實事、求實效,推進全縣教育事業大發展。各學校班子成員尤其是校長要帶頭靠前指揮、帶頭調查研究、帶頭解決實際問題、帶頭依法按政策辦事、帶頭關愛激勵教師和學生、帶頭弘揚清風正氣抵制歪風邪氣,通過自己的以身作則和率先垂范,抓好學校班子和教師隊伍建設,帶出端正的校風、嚴謹的學風、嚴明的校紀,引領本校教育教學管理工作再上新臺階。三是要繼續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積極探索教師城鄉之間、校際之間、中小學之間的合理流動機制,下決心解決初中教師富余、小學教師奇缺、學區內中心小學教師富余、邊遠完小和教學點教師緊缺,中小學非教學人員多、一線專任教師少以及高中學校教師只進不出等問題。制定和完善有利于推進全縣各級各類學校教育質量不斷提升的教育評價機制,促進全縣教育整體水平不斷提高。四是堅持擇優選任和公開競聘相結合,注重工作實績、平時考核、民意公論的原則,建設一支懂教學、會管理、敢碰硬、講奉獻的校長隊伍。要通過各種渠道和形式,大力加強對校長和教師特別是農村中小學校長和教師的培訓,切實提高教師隊伍的職業道德修養和整體專業素質,最大限度地激發現有教師隊伍的工作活力,靠實教育工作者的工作責任,調動全體教職工的工作積極性。通過引進、高薪聘用和爭取特崗教師等方式,最大限度解決中小學特別是小學和幼兒園教師總量不足以及高中個別學科薄弱的突出矛盾,努力建設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專業化教師隊伍和班主任老師隊伍。五是各鄉鎮、各部門、各學校要加強教學管理,不斷改進教學方式方法,規范教學行為,優化教學過程,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要不斷強化德育工作管理,建立健全學校德育工作機制,努力做到管理育人、教書育人、服務育人、環境育人。要高度重視教研教改、激勵獎懲、檢查考核、督導評估等制度的建設和落實,堅持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以制度監督,不斷提高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精細化、科學化水平。六是各學校要切全完善財經管理規章制度,嚴肅財經紀律,做到合法、合規、合理的使用教育經費,確保教育經費全部用于教育教學工作,確保從源頭上預防各類腐敗行為的發生。

(交流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