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參觀清水縣西靈山片區小流域節水灌溉工程)
5月9日,全市示范小流域綜合治理現場會在清水縣召開。天水市水務局局長薄海明、農工部副部長龐明全、水保局局長李長錄帶領市發改局、財政局等市直有關部門負責人,各縣區水務局、水保局主要領導,深入清水縣水土保持苗木培育基地、西靈山片區8條小流域、石溝河精品示范小流域基地,現場參觀考察清水縣精品示范小流域綜合治理情況。中共清水縣委常委、副縣長馬利民及縣直相關部門負責人陪同參觀。

(在清水召開總結交流會)
現場參觀結束后,在清水召開了總結交流會,市水務局局長薄海明主持召開了會議,總結交流了全市示范小流域綜合治理的經驗和做法,探討新形勢下全市示范小流域的新思路、新機制和新舉措,分析了當前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安排部署今年全市示范小流域綜合治理工作。
會上,市水務局局長薄海明做了總結講話,市水保局局長李長錄通報目前各縣區全市示范小流域綜合治理情況并安排部署了下階段工作,縣委常委、副縣長馬利民介紹了清水縣示范小流域綜合治理工作的經驗和做法,其它縣區就示范小流域綜合治理工作作了交流發言。
薄海明指出,為認真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三年創建“42條小流域綜合治理精品示范工程”和“100萬畝優質梯田建設工程”的要求,今年全市計劃要創建14條精品示范小流域建設任務。各縣區要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廣泛發動、精心組織、加強協調、完善措施,組織人力、財力和機械,迅速掀起精品示范小流域綜合治理工作新高潮,確保高標準高質量完成全年建設任務。
薄海明強調,當前,我市梯田建設工作已進入攻堅階段,預計再有3-4年的時間我市將基本實現梯田化。各縣區一定要按照“政府主導、部門聯動、整合項目、多方籌資、依托梯田、綜合配套、規模治理、產業跟進、群眾致富、轉型發展”的基本思路,以小流域為單元,以生態建設項目為依托,以梯田建設為載體,堅持統籌規劃、分部實施、分類指導、積極推進的原則,按照水土流失規律,綜合對位配置各項措施,建設全方位的水土保持防護體系,全面提升我市小流域綜合治理的水平和效益。
薄海明要求,各縣區要高度重視,切實加強對精品示范小流域綜合治理工作的組織領導,加大行政推促力度,要將宣傳報道、部門配合、項目整合、施工組織、質量監督、檢查驗收等作為工作重點,責任落實到人。要加強部門協調聯動,高標準、高要求做好精品示范小流域綜合治理規劃設計工作,推動全市水土保持工作健康持續發展。要按照“梯田修到哪里,產業跟進到哪里”的總體思路,積極探索和完善“修梯田、調結構、興產業、促增收”的水土保持發展模式,加大林果特色產業的培育和開發力度,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梯田產業示范工程。要加大質量督促檢查力度,做到業務部門有工程技術員、鄉鎮有質量檢查員,村組有質量監督員,定期不定期組織和帶領巡查組逐流域督查,縱向到底、橫向到邊,不留死角,解決問題,推動工作,確保工程建設的進度和質量。

(參觀清水縣水土保持苗木培育基地)
近年來,清水縣緊緊圍繞以人為本、以水為脈、以綠為基的工作思路,堅持生態立縣,大力開展小流域綜合治理,昔日的荒坡沖溝,現在處處綠樹成蔭。小流域綜合治理作為建設生態文明的一項重要工作,逐步得到了縣委、縣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截止2012年底,全縣累計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積1080㎞²,興建各類小型水保工程380座(處),治理程度達到了60.4%。并創建了王河鄉響水河小流域、白沙鄉太石河小流域等一批精品示范綜合治理小流域,為我縣小流域綜合治理工作起到了以點帶面、典型引路的示范帶動作用,為打造綠色生態示范縣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清水縣水土保持苗木培育基地)

(清水縣石溝河流域優質核桃示范基地)

(清水縣西靈山片區小流域節水灌溉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