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不斷推進群眾性精神文明建設和全國縣級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深入開展,進一步發揮“清水好人”的典型示范作用,積極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全縣實現精準脫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強大精神動力和道德支撐。今年以來,清水縣廣開渠道,嚴格推選模范典型,從在清水工作、生活、學習的所有市民和在外地工作、生活、學習的清水籍市民中評選出助人為樂、見義勇為、誠實守信、敬業奉獻、孝老愛親、勤勞節儉等方面表現突出、事跡感人、群眾認可的“清水好人”將通過多種形式,以講故事的方式,廣泛宣傳“清水好人”的先進事跡和高尚精神,與廣大市民一起走近好人、分享感悟,形成人人學習好人,人人爭做好人的良好氛圍。
【清水好人】
王秀玲:平凡人唱響和諧歌

面對別人的稱贊,她總是淡淡地說:“我只是在盡兒媳、妻子、母親的責任”。知道他的人都說:她是孝媳、是賢妻、是良母,她在用自己的言行傳承著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這就是清水縣人民醫院急診科護士長王秀玲, 1994年她離開家鄉和父母,來到清水工作,沒想到也在清水安了家,成了名副其實的“清水人”。20年來,在單位上,她是一個非常稱職和優秀的醫護人員,愛崗敬業、踏實工作,視病人為親人,呵護有加,是同事學習的楷模,大家有口皆碑;在家中,她勤謹持家,注重處理家庭關系,使得一家長幼有序、和諧美滿,是街坊鄰里羨慕的好媳婦。
丈夫是縣醫院五官科主任,是一個有極強事業心的人,對待工作精益求精,恪盡職守。作為一名醫院骨干醫生,面對醫院病人多,科室事情多又雜,既要看病做手術,又要忙于安排和處理科室的行政事務,忙的不可開交,整天奔波不已。同在一個單位工作的她看在眼里,記在心里,她總覺得丈夫要比她更辛苦,丈夫的事業比她的事業更有前途。她下定決心要全力支持和配合丈夫工作,她除了每天全心全意做好本職工作外,把多大半的家務都自己承擔了,一心一意打理家務,輔導孩子讀書學習、照顧老人生活起居、吃喝拉撒的任務都落在我一個人肩上。她的生活基本是兩點一線,單位忙,家里忙,很少因忙給丈夫和家里人發怨言。她全力支持丈夫的工作和事業,在丈夫外出進修學習期間的那幾年,家里一大攤事情都撂給了她,當時娃娃小,兩個老人年紀大又多病,丈夫猶猶豫豫不想走,可她看出了丈夫的心思,她鼓勵丈夫“別怕!你放心去吧,家里有我,我會照顧好老人和小孩的”丈夫走后把她真忙了個稀里糊涂,她卻很充實。丈夫因為是單位的骨干,平時因工作在外應酬的機會很多,但她很少指責丈夫的“不顧家”,認為那是丈夫工作的延續,只要她主好內,丈夫在外能安心的工作,也是她的成績所在。在她的盡力支持下,丈夫的工作業績與日俱增,從一個一般醫生逐步成長為醫院的業務骨干和中層領導,她就是這樣十幾年如一日,把自己的青春和汗水融進了丈夫輝煌的事業中,給他無盡的動力源泉。
她和丈夫十幾年來能和睦相處,最大的秘訣是她們二人之間的溝通非常到位,她們經常敞開心扉聊天,凡處理家庭大小事時,他們能互相通氣,共同磋商決定,做到辦每件大事雙方都心情舒暢。她們勤儉持家,合理安排工資收入,從不鋪張浪費,添置生活用品,都由她獨自承擔,從不讓丈夫操心。在生活中,她從不插手丈夫的日常工作,不干涉丈夫工作生活圈子,而是暗里給丈夫分憂解愁。丈夫無愧的說:“她的支持是我努力工作的動力”。
兒子說:“媽媽是我最好的老師”
為了培養孩子成才,她一方面努力輔導孩子的書本學習,但更重視對孩子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思想教育,教育孩子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做對社會有所作為、有所貢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