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不斷推進群眾性精神文明建設和全國縣級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深入開展,進一步發揮“清水好人”的典型示范作用,積極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全縣實現精準脫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強大精神動力和道德支撐。自去年以來,清水縣廣開渠道,嚴格推選模范典型,從在清水工作、生活、學習的所有市民和在外地工作、生活、學習的清水籍市民中評選出助人為樂、見義勇為、誠實守信、敬業奉獻、孝老愛親、勤勞節儉等方面表現突出、事跡感人、群眾認可的“清水好人”將通過多種形式,以講故事的方式,廣泛宣傳“清水好人”的先進事跡和高尚精神,與廣大市民一起走近好人、分享感悟,形成人人學習好人,人人爭做好人的良好氛圍。
【清水好人】
申全中:清水縣紅堡中學教師

申全中,紅堡中學教師,2003年8月被分配到紅堡中學任教,擔任初中英語課的教學工作,并長期擔任班主任。由于工作努力,成績突出,被學校確定為英語課學科帶頭人。無論從政治思想覺悟、工作能力、工作業績,還是從待人處事,都為其他老師樹立了良好的榜樣,成為同事和學生交口稱贊的好老師。
自參加工作以來,他憑著一腔矢志不渝的信念和熱情,把對黨的教育事業的忠誠和對本職工作的熱愛,全部傾注在所熱愛的教育事業上,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認真踐行著“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十三年來,他一直擔任兩個班的英語課教學,并擔任班主任。無論英語教學還是班主任工作,他都稱得上一位行家里手。有幾年有的英語教師帶到初三時突然調到縣上去了,學校讓他上,有的英語老師中途因學生成績差學校讓他接替,他欣然應允。他堅持每天早來晚歸,經常深入教室、宿舍,和學生促膝交談,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給學生輔導功課,為學生解決學習和生活上的困難。夫妻兩個都是教師,有了孩子后,家務事多了,他就利用雙休日和晚上趕著做完家務,從不因為私事請假。他的孩子體質弱,經常感冒發燒,幾次高燒不退,他領到門診上就診后,一到上班時間就請親戚親房幫忙照看,自己從沒有因看孩子耽擱學生一節課。有時候,其他的英語老師請了假,他就主動承擔起了給請假老師上課的任務。一般英語老師一天上兩、三節課,而對于他,一天上四、五節課也是常有的事。為了白天滕出更多的時間上課、批改作業和輔導學生,他把備課的任務幾乎都是帶回家去完成,而且為了方便,他買了電動車,無嚴寒酷暑,無論刮風下雨,他都是騎著電動車第一個到校,最后一個離校。看晚自習值班時,到宿舍做學生的思想工作,或在教室給學生輔導英語。
英語課是我校的一門弱勢學科,花費精力大,見效慢,擔任兩個班的英語課的老師,從早上輔導到上課,都要給學生講、看著學生寫、盯著學生背,一天下來,多數人感到口干舌燥,食欲不振。而他歷年帶兩個班的英語,憑著年輕的優勢和對工作的執著,從來沒有過叫苦叫累。2012年,他接了七年級兩個班的英語課,剛開學拿到教材,見上面寫著“從小學三年級為起點”,第一課的內容就已經是純粹的英語短文,而他了解到這一級的學生除了中心小學的學生斷斷續續的學過英語外,其它學生小學就沒有學過英語。因此,他用四周的時間把小學的英語重新講了一遍,后來邊講新課邊復習,遇到小學的內容,他總是一邊又一邊,不厭其煩的給學生講,經過一年的努力,硬是把學生的英語水平補上去了。
做為一名班主任,他經常利用課間、中午休息時間,詳細的了解班里的每一個學生。哪些學生是寄宿生,哪個住在哪個宿舍,哪個學生的家里有什么人,父母在干什么工作,哪些是留守兒童,是由什么人監護,哪個學生家住什么村子,哪個學生家庭經濟困難需要救助,他都了如指掌,牢記在心。當學校有資助名額時,他都能很準確的分配好資助對象。他還拿出自己的工資資助一些需要幫助的學生。有的學生病了,他掏錢給他(她)看病;有的寄宿學生沒有生活費了,他慷慨解囊相助;學校倡導愛心捐助活動,他第一個響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