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1—3月“甘肅好人榜”在《甘肅精神文明建設(shè)》期刊2016年第1期刊登。清水縣土門鄉(xiāng)豐盛村村民劉引菊(孝老愛親類)、清水縣白駝鎮(zhèn)敬老院院長劉萬海(敬業(yè)奉獻類)、清水縣黃門鎮(zhèn)王店村村民王振興(誠實守信類)、清水縣發(fā)改局干部王春(助人為樂類)等4人入選甘肅好人榜2月榜單,紅堡鎮(zhèn)崔劉村村民羅艷芳入選甘肅好人榜3月榜單。

清水縣土門鄉(xiāng)豐盛村好人劉引菊的事跡,吸引了蘭州晨報、天水日報等多家媒體的爭相報道,《一家三代婆媳對盲眼鄰居的親情守望》、《“中國好鄰居”三代人照顧五保盲人數(shù)十載》等報道也感動了無數(shù)的人,引起了強烈的社會反響。三代人照顧一個不相干的人,現(xiàn)在看劉引菊一家人,一代人比一代人孝順,真是讓人羨慕。從劉引菊一家人身上我們看到,誰都有父母,誰都有老的時候,誰都有別人照顧的時候,如果我們做好了榜樣,教會兒女孝敬老人,等我們動不了了,相信兒女也會孝敬我們,這是劉引菊一家人給我們做的榜樣。

有這樣一位院長,23年如一日的照顧敬老院老人,把自己人生最美好的時光留給了需要溫暖的孤寡老人,讓他們得以安度晚年。而年過古稀的他,既當院長,又當護理、小工,他就是白駝鎮(zhèn)敬老院院長劉萬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劉萬海用寶貴的23年詮釋著這句話,他在平凡中享受生命的快樂,在給老人穿衣、洗漱中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價值,成為人人敬佩的模范,這就是劉萬海,一位平凡人演繹的非凡人生。

王振興,清水縣王店村的一個普普通通的農(nóng)民,但提起三十多年來與王積倉的故事,村里人和身邊的朋友都會豎起大拇指說:“振興是難得的好人。”三十年如一日的關(guān)照,在村里在家族中樹立了榜樣,贏的了鄉(xiāng)親們的一致稱贊。一個人堅持一次并不難,難的是,30多年都生活在堅持之中;一個人得到幾個人的肯定并不難,難的是讓周圍人都認可;一個人,在別人關(guān)注下做好事并不難,難的是一直默默無聞地做好事。“從最平常、最小的事做起,誠誠懇懇待人,踏踏實實做事”,這是王振興最常說的話。他用行動默默無聞的詮釋著、踐行著,他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平凡人的不平凡......

王春是清水縣發(fā)改局的一名普通職工。2012年,張金霞主講的道德講座在清水縣開講,內(nèi)容正是她多年來在貧困兒童資助路上的感悟,由于當時單位上的同志都去聽講座,自己是辦公室人員,就被留下來值班,后來聽回來的同事說起張金霞的事,王春深深的感到,這正是自己多年來埋在心底的夢想。為了更多的貧困兒童能夠走進校園,健康快樂的成長,王春便毫不猶豫的加入到愛心助學(xué)的活動中。由于她具有良好的網(wǎng)上交流能力,能很好地把握與各地愛心人士溝通的分寸,如今王春主要負責在網(wǎng)絡(luò)上上傳貧困兒童資料、反饋捐助物資發(fā)放信息、與各地愛心人士溝通交流的任務(wù)。2014年年底清水縣“一對一獻愛心”貧困兒童資助協(xié)會成立時,她被眾人推舉擔任協(xié)會的副理事長。

她用女性瘦弱的肩膀扛起了家庭重擔,她以女人特有的柔情陪伴丈夫,她以母親偉大的慈愛撫育兒女,她以兒媳特有的孝道贍養(yǎng)公婆,她就是清水縣紅堡鎮(zhèn)崔劉村羅艷芳,她用愛彈奏出一曲動人的孝老愛親之歌,被三里五鄉(xiāng)傳為佳話。2014年元月被清水縣委縣政府表彰為“十佳賢惠媳婦”。羅艷芳作為一個普通的農(nóng)村女人,在這個家里她既是兒媳又是兒子,她既是丈夫的一雙腳又是公公婆婆的貼身大夫;她用愛心呵護著家庭,用無私譜寫著完美,她以自己博大的胸懷,塑造了人間大愛;她以平凡的身軀,架起了大愛的橋梁;她用自己瘦弱的臂膀撐起了家庭的重擔,她用自己善良的行動詮釋了孝老愛親的大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