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不斷推進群眾性精神文明建設和全國縣級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深入開展,進一步發揮“清水好人”的典型示范作用,積極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全縣實現精準脫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強大精神動力和道德支撐。今年以來,清水縣廣開渠道,嚴格推選模范典型,從在清水工作、生活、學習的所有市民和在外地工作、生活、學習的清水籍市民中評選出助人為樂、見義勇為、誠實守信、敬業奉獻、孝老愛親、勤勞節儉等方面表現突出、事跡感人、群眾認可的“清水好人”將通過多種形式,以講故事的方式,廣泛宣傳“清水好人”的先進事跡和高尚精神,與廣大市民一起走近好人、分享感悟,形成人人學習好人,人人爭做好人的良好氛圍。
【清水好人】
頓養松:新城鄉楊河村村民

頓養松,清水縣新城鄉楊河村黨支部書記。過去的楊河村,全是狹窄的泥土路,村民的日常出行,只能靠雙腿,機械根本無法進入,所需農資產品因為道路問題無法取得,生產出的農產品無法運出,要想搞農業生產,只能是肩挑背扛,步行幾里路才能運送出去。俗話說“天晴一把刀,下雨一包糟”,尤其在下雨天,村民只能裹著泥巴出行,“要想富,先修路”,全村群眾的愿望,就是修好一條水泥路。
2004年,頓養松看到家鄉貧困落后的面貌,很是心痛,于是放棄在外工作的機會,回到家鄉,立志要為家鄉的父老鄉親辦點實事、好事,讓家鄉跳出貧困的圈子。在全村老百姓的擁戴下,他順利當選了村委會主任。2006年又當選了村支部書記。
自當選村支部書記以來,頓養松日夜奔波,尋找為全村脫貧致富的路子,在多方爭取之下,爭取到“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他喜出望外,積極動員全村群眾出資出力,終于,貫通全村的水泥路修起來了,圍繞村民的小巷道硬化了,群眾都說“沒有黨的好政策,我們就沒有今天平坦干凈的水泥路”。
在全村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的條件下,頓養松并沒有滿足,吃水難問題一直困擾著他,村民每天挑著擔子,走幾里路,等好久,才能弄到一點生活用水,視水如油是老百姓每天必須惦記的事,他積極爭取項目支持,為群村盡早拉上自來水,在多方努力之下,安全飲水工程終于在2012年貫通了全村,徹底解決了全村群眾幾輩子沒水吃的難題,全村群眾的心里美滋滋的,都稱贊村里有個好支書,得到了全村群眾的普遍認可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