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10月21日、22日,政協第九屆清水縣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清水縣第十七屆人大一次會議先后開幕。“兩會”期間,來自全縣各行各業、各條戰線的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會聚一堂,為清水崛起跨越發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謀創新之舉,建睿智直言,獻務實之策。縣屬媒體開設 【兩會聲音】欄目,對代表委員進行訪談,傾聽代表、委員心聲,進一步堅定發展信心,為全面落實好今后各項任務鼓勁加油。
【兩會聲音】
王建民:將會議精神傳達貫徹到全鄉每個角落

10月22日,出席清水縣十七屆人大一次會議的各位代表分團審議政府工作報告,審議政府工作報告的會場里氣氛熱烈。大家結合清水的當下與未來,談感受、提建議、話發展,暢所欲言,以實際行動履行代表職責,不負人民重托。在王河、松樹、遠門代表團審議會場,縣人大代表王建民做了精彩發言。
王建民說,上午參加了清水縣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認真聆聽了馬越垠縣長做的《政府工作報告》,我認為這是一個鼓舞人心、令人振奮、 催人奮進報告;這個報告主題鮮明、目標明確、措施得力、亮點頻現;這個報告與縣十五次黨代會的報告一脈相承,一以貫之。非常符合清水的實際情況,對未來五年和2017年的清水經濟發展具有很強的指導性。

王建民表示,作為一名基層人大代表和遠門鄉人大主席 ,會后首先發揮鄉人大代表之家和村代表工作站的作用,將本次會議精神傳達給鄉人大代表,并通過鄉人大代表傳達到全鄉每個角落,為貫徹報告精神打好基礎。

王建民表示,今后五年,遠門鄉將全面落實縣“14651”發展戰略,大力實施鄉上確定的“13561”發展思路,奮力推進脫貧攻堅“ 一號工程”,全面實施教育質量、富民產業、鄉村建設“三大突破”,不斷加快交通通信、飲水安全、生態綠化、醫療保健、環境衛生“五大提升”,著力強化黨建引領、改革創新、依法治理、素質提升、項目帶動、民生保障“六大保障”,努力遠門打造成一個林果產業名鄉,實現全鄉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一是著力推進“1+17”方案和支持遠門新城發展差異化扶貧方案的落實,助推精準脫貧順利實施。嚴格對照新修訂的貧困村20項和貧困戶11項脫貧指標,狠抓各項措施落實,補齊短板,今年新石村,2017年廟臺村、安業村、林峽村,2018年梨林村實現如期脫貧;二是著力發揮示范引領作用抓好抓根性產業培育,狠抓以夜明灣為示范帶動的10000畝蘋果園和鐵路梁為示范帶動的10000畝核桃園建設,大力實施經果套種和林下經濟發展,做到以長養短,為群眾可持續增加收入打下基礎;三是著力抓好大戶培養為主的畜牧養殖業,堅持以分散養殖為主、小區示范帶動,繼續走豬-沼-果循環農業產業發展路子,抓好現有養殖小區的同時,狠抓養殖小區建設項目,力爭各村都有高標準的養殖小區,培養養殖大戶50戶,使全鄉畜禽飼養量達到5萬頭(匹、只)。四是著力堅持“連通斷頭路、覆蓋自然村、打通產業路”的思路,抓好交通道路建設。新修廟臺-興豐、廟臺-中山、林峽-陰屲、林峽-成寺連接自然村道路,新修夜明-劉寨、單魏-劉寨陰山等3條產業路;積極爭取實施安業河林峽段、新石河堤防建設工程和安業河等四座橋涵工程、通村道路生命防護工程和公交車停靠點建設工程,抓好已建成通村公路管養護,實現通村路“通達通暢、上等達標”的目標。五是著力抓好“五保之家”建設,推動民生保障。年內抓好王付、廟臺、鐵爐、林峽、安業和梨林6村“五保之家”建設,結合“大走訪、回頭看”工作,建立健全農村空巢老人、留守兒童、精神病患者、殘疾人關愛幫扶制度,建立信息管理臺帳,推行鄉村組干部,廣大黨與員留守兒童、精神病患者、殘疾人一對一關愛幫扶,不定對其開展心理疏導,著力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中的困難和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