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百姓身心疾苦 不忘初心為民服務
——清水縣人民醫院提升醫療質量工作紀實

原地址:http://epaper.gansudaily.com.cn/gsrb/html/2016-11/24/content_308186.htm
清水縣人民醫院是一家有著68年建院史的中西醫結合醫院,從當初僅有幾名醫務工作人員、幾間簡易的土木房、幾盞陳舊的油汽燈、幾件簡單的器械、幾樣常用藥品的小衛生院,經過黨和政府多年的關懷扶持和幾代醫院人兢兢業業的努力,時至今日,該院已發展成為業務涵蓋各個專業、服務覆蓋全縣及周邊縣區的一家二級甲等綜合醫院。醫院現有專業技術人員400多人、床位550張、醫療器械上千件(臺)。
與時俱進,攻堅克難,不忘初心,遵奉醫德,踐行醫道。遵從這些理念,清水縣人民醫院近年來成績斐然,先后獲得“愛嬰醫院”、全國百姓放心示范醫院等殊榮,得到了主管部門和群眾的一致好評。一直以來,該院積極響應我省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關于提升基層服務能力的要求,不斷加強與上級醫院的聯系,現已成為蘭大一院幫扶協作醫院、天水市第一人民醫院醫療聯合體協作醫院、甘肅省腫瘤醫院對口幫扶醫院。同時,為了實現系統性和協同性發展,縮小差距,提升服務綜合能力,醫院還申請成為中國醫院協會會員單位、甘肅省中西醫結合學會團體會員單位。
健康,是每個國民的立身之本,也是一個國家的立國之基。院長靳建明表示,作為清水縣醫療衛生領域的龍頭單位,近年來,醫院緊緊圍繞“科技興院、人才強院”的辦院宗旨,把解決老百姓“看病就醫難”問題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努力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和綜合服務能力,為當地廣大群眾提供方便、快捷、高效、優質、價廉的醫療服務,努力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的健康服務。

多項措施齊力保障 服務質量大幅提升
為進一步提高醫療水平,提升服務質量,清水縣人民醫院對臨床科室實行每月強化監督管理的辦法,不斷加強病歷書寫,對疑難危重病例討論、輸血病例討論及病歷書寫質量方面作了重點督查,對不按時完成的和不及時歸檔的病歷按照相關規定嚴格進行處罰,病歷歸檔遲滯、不及時現象明顯減少,病歷質量得到顯著提升。同時,醫院還積極開展高精尖項目,全力帶動各項業務發展。醫院把腔鏡微創技術的開展應用作為提升醫院綜合服務能力的切入點和突破口,成立了外科微創中心、婦科微創中心、眼科中心等,開展了微創外科、微創婦科、微創耳鼻喉科等業務,減少了創傷,減輕了病人的痛苦,縮短了住院時間,減少了住院費用,很受患者歡迎。目前,該院已開展的四級、三級手術包括乳癌擴大根治術、保留面神經腮腺及腫瘤切除術、胃癌根治術、全胃切除空腸代胃術、巨脾切除門休斷流術、胰頭及十二指裂傷修補術、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腹腔鏡疝修補術、腹腔鏡胃穿孔修補術、闌尾切除術、經腹腔鏡腎囊腫去頂減壓術、輸尿管鏡下鈥激光碎石術、十二指腸憩室切除術、腹腔鏡下子宮全切術、腭咽成形術、頸淋巴結清掃術等,部分手術已經達到三級醫院水平,尤其是腹腔鏡微創手術在全縣同級醫院中處于領先地位。此外,該院進一步加強護理質量管理,開展“三基三嚴”培訓,嚴格執行“三查七對”制度等護理工作規章制度,全面開展了“優質”護理服務工程,“品管圈”管理工作逐步實施,全心全意為廣大患者服務;進一步加強了急診急救能力,急診科全力搶救各類創傷、高血壓、腦卒中等急危重癥患者,使所有病人得到及時合理的治療。醫護人員還為患者送衣送飯,以親情感化患者。尤其對于無親人照顧、無勞動能力、無經濟來源的“三無”病人,醫院醫護人員始終不離不棄,與平常患者同等對待。這種幫扶弱勢群體的舉措,既是對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弘揚,又提升了醫院員工的道德素質,贏得了群眾的廣泛贊譽。
清水縣人民醫院認真執行國家衛計委《控制公立醫院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若干意見的通知》精神,做到主要監測指標符合標準要求,并在費用收取方面實行靈活化管理,多方想辦法為患者減輕經濟負擔,充分保障患者的切身利益。長期以來,危重病人和“三無”人員的治療付費問題一直備受社會關注。院長靳建明介紹,對急危重癥患者,醫院開通了“綠色急救通道”,實行先治療、再付費,最大程度搶救患者生命,對于極少部分無力交納搶救費用的患者,醫院會適當給予減免。

堅決落實核心制度 率先保障醫療安全
面對新的就醫環境和老百姓的訴求,清水縣人民醫院重新制訂并嚴格落實首診負責制度、三級醫師查房制度、疑難病例討論制度、查對制度、術前討論制度、危重患者搶救制度等醫療核心制度,每月定期開展一次行政大查房,對各科室醫療核心制度落實情況、業務工作開展情況進行詳細考核,并以簡報的形式向全院進行通報。該院還按照患者安全目標動態管理要求,制定了臨床科室主任和護士長月考核細則,加強了疑難、危重、術前、死亡病例討論的程序化和制度化,保證科室人員能夠通過討論,拓展疾病相關知識面,提高科室病例討論質量。
同時,該院還進一步加強了危重患者的治療督查,建立了危急值報告和登記制度。為提高危重患者搶救成功率,重點追蹤督查輸血病歷,最大程度地規范醫院輸血工作,還對危重患者實施跟蹤監督,定期進行治療考評,查看患者治療和用藥合理性。對于需要會診的患者及時組織專家會診,并詳細記錄會診信息,確保救治信息的流暢和質量,有效保證了患者安全,降低了醫療安全隱患。此外,醫院還建立了各類患者管理流程,規范和整理各項活動記錄,將醫療質量評價體系滲入到各部門的日常工作中,并進一步加強知情告知制度,重視醫患溝通,嚴格執行醫療防范措施和醫療爭議處理預案,實行醫療缺陷責任追究制,嚴格按照醫療操作規程標準開展醫療活動。經過對核心制度的貫徹落實,目前,清水縣人民醫院規范了治療程序,提高了醫護員工的責任意識,切實保障了患者安全、安心就醫。

按章強化管理 治理過度醫療
每年年初,清水縣人民醫院都會與科室簽訂《綜合目標管理責任書》和《抗菌藥物合理使用責任狀》,以此加強醫務人員管理,規范醫療服務行為。在診療過程中,該院醫務人員都會從病人的長遠利益、根本利益出發,以病人為中心,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因病施治,合理檢查,合理用藥,合理收費,選定最合理的治療方案,千方百計減輕病人的經濟負擔,從真正意義上解決了“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為杜絕亂開藥、大處方等行為,醫院還嚴格落實抗生素應用分級、限制使用管理制度,與科室簽訂了抗生素合理應用目標責任書,并結合《處方管理辦法》《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等法律法規,明確了各級醫師使用抗菌藥物的處方權限,確保各級醫師做到用藥合理、安全。
同時,醫院還全面落實醫務人員“四排隊”制度,對醫務人員用藥量、抗生素使用量、抗生素中青霉素使用量、患者自費比例等四個指標每月進行排隊比照,加強監管,嚴格考核,防止和整治“過度醫療”,將結果貼在住院部門口醫師“四排隊”欄進行公示,并以簡報形式在全院通報。確因病情需要,需使用貴重和自費藥品的,醫生在使用前都必須向病人本人及家屬予以說明,做好醫患溝通工作,與患者簽訂《高值耗材和自費藥品知情同意書》。要想使制度落到實處,就必須加強執行力度。為此該院還開展了抗生素合理應用專項整治活動,對昂貴抗生素使用統計排名前3位的醫生進行談話告誡,并給予100元至300元不等的經濟處罰,對費用低廉的青霉素用量前三位的醫師給予100元至300元不等的獎勵。此舉獎懲金額雖小,但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員工的榮譽感和責任感,在醫院引起了不小反響,濫用抗生素的行為也得到了有效控制。目前,醫院抗生素占藥品比例為15%,其中青霉素占抗生素的比例為18%。住院部和門診抗生素使用率分別為56%和11%,都在合理用藥的規定范圍之內。
通過各種措施和獎罰制度的逐一落實,全院醫務人員提高了思想認識、強化了責任意識,從思想上和行為上做到合理檢查、合理用藥、合理治療,切實保障了患者的利益。

與時俱進抓服務 真抓實干提效率
解決“看病難看病貴”、融洽醫患關系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但在清水縣人民醫院,這些問題正在積極而快速地改善。這得益于醫院著力建設優秀人才隊伍、積極加強服務意識,并在服務創新的實踐中不斷延伸和豐富服務內涵,使之成為所有醫務人員自覺遵守的職業操守。近年來,醫院全面推行了無假日門診服務,對危急重病人開通綠色急救通道,實行先救治后付費;推行二級以上醫療機構之間影像、檢驗結果互認制度等省衛計委醫療監管核心制度,進一步優化了新農合、醫保患者報銷流程,實行及時結算。從2014年開始,在全院推行了十項便民服務措施,簡化了醫保、新農合患者住院費用報銷、“120”急救車出車等服務流程。同時醫院實行看病、交費、取藥、檢查“一卡通”制度,方便病人有序候診就醫。醫院還設置了導醫、導診咨詢、健康教育等指導標識,著力消除“三長一短”現象,真正讓服務走進患者心坎里,讓患者得到既方便又可信的優質服務。
一個醫院的成長絕不僅僅是利潤的攀升,它的內涵是“救死扶傷人道主義”精神的凝結和升華。一次次真誠的微笑,一份份細心的關懷,一句句溫暖的問候,一個鼓勵的眼神……讓服務接地氣、近民心、出實效、解疾苦,就是清水縣人民醫院持之以恒的服務標準。
面向未來,清水縣人民醫院將在擔當、傳承、創新中繼續加強硬軟件設施建設力度,在“心懷百姓疾苦”理念下努力為廣大群眾謀福祉,使醫院發展邁上新的臺階、取得新的成績,向全縣人民交上一份滿意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