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以來,清水縣緊緊圍繞“五個精準”(培訓計劃精準、培訓對象精準、培訓內容精準、培訓措施精準、培訓方法精準),通過精準扶貧“十百千萬”勞動力素質提升工程,全力做好精準扶貧勞動力技能培訓工作,確保一戶有一個科技明白人,一人掌握一門致富技能,實現“培訓一人、致富一家、帶動一片”的綜合效益,助力脫貧致富。截至目前,共開展各類農業生產技術培訓121期,培訓農民3.8萬人次,發送明白紙2.3多份,發放各類培訓資料、圖片、手冊3.5萬余份。

2016年,清水縣依托“平安農機”創建,開展了“治理安全隱患,防范農機事故”活動。不斷完善鄉村監管體系,完成全縣18鄉鎮“平安農機”創建、隱患排查治理體系建設;拖拉機駕駛人員培訓考證424人,創辦農機綜合示范點5個,扶持建成永清鎮東泉、金集鎮桑誠信2個農民農機專業合作社;農機總動力達到18.0174萬千瓦,農機經營總收入達到1.18億元,純收入達到0.39億元機耕 66.49萬畝,機播完成11.05萬畝,機收完20.2萬畝,創辦各類農機示范點7個,農作物耕種綜合機械化水平37.49%;補貼各類農機具632臺,受益農戶571戶。

2016年,清水縣推廣優質專用小麥良種補貼面積25.5萬畝,冬小麥良種繁殖面積1.42萬畝;共完成測土配方施肥面積85.2萬畝,施用配方肥面積34萬畝,實現總增產糧食3.53萬噸,總增產節支4939.05萬元;全縣開展各類病蟲草鼠害防治283.98萬畝(次),占發生面積的97.03%,其中專業化防治面積71.28萬畝次,專業化防治覆蓋率達25.1%,推廣使用無公害農藥面積35.6萬畝,其中生物農藥使用面積13.5萬畝;開展中藥材產地檢疫11910畝,數量3573萬株,檢疫中沒有發現檢疫對象;建立蘋果蠹蛾性誘劑監測點20個,監測面積1000畝。
2016年,清水縣引進糧、油、菜、藥等新品種50多個、新技術20多項,在小麥品種和施肥、馬鈴薯品種和不同栽培方式、玉米品種、蔬菜品種和栽培方式、半夏連作障礙等方面安排試驗點14個。通過試驗示范篩選出新品種、新技術,對引領全縣農業走出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農業現代化道路起到了帶動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