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時代文明實踐試點工作開展以來,清水縣依托居民小區“兩個組織”建設,在全縣115個居民小區全覆蓋設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分站,由居民小區黨支部書記兼任分站站長,推動文明實踐組織、制度、力量、服務下沉一線,讓文明實踐活動走深走實,讓文明之光照亮新時代征程。

“全覆蓋”建設居民小區文明實踐分站
3月12日,在東關社區毓秀家園小區新時代文明實踐分站,縣紅十字會徐紅斌和社區志愿者王婷婷正在向小區居民講解應急救護知識,小區居民一個個如看大戲,在歡聲笑語中邊看邊討論,有的居民還不時地向王婷婷提出疑問,王婷婷都一一耐心解答。

在鼎豐國際小區,一名小區文明實踐分站志愿者正在向小區居民講解《民法典》。小區居民說,最近一段時間,我們小區多了個文明實踐站,經常有志愿者為我們解讀《民法典》、全國兩會、全縣工作會議等與我們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法律政策,我們在閑暇遛彎的時間就能了解到黨的好政策,生活在這樣的小區,真是感到幸福!

今年以來,清水縣各社區統籌居民小區議事廳、物業、露天小廣場、涼亭、物業公司用房等資源,在全縣115個居民小區全覆蓋建立文明實踐站分站,實現指引牌、站牌上墻,站點簡介上墻,工作制度上墻。居民小區分站統籌居民小區“兩個組織”成員、在職黨員、退休老干部、志愿者、黨員住戶等力量,結合小區建設和居民需求,組建自治共享菜園、助老公益、美麗家園、志愿服務、垃圾分類、平安巡邏六支志愿服務隊,全方位開展文明志愿服務活動,讓文明實踐的觸角延伸到居民小區每一個角落。

“菜單試”服務點亮居民群眾特色生活
“昨天下午我在小區遛彎時看到小區的文明實踐站有個“點單”服務,今天早上一起床,我感到頭暈,無賴我抱著試一試的想法撥通了電話,不一會兒,就有幾名穿紅馬甲的志愿者來到了我家,他們幫忙買來了菜,有一名志愿者還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大夫,幫我量了血壓,幾名女志愿者還幫我打掃了屋子,社區的“點單”服務真不錯。”家住北城社區御景儷苑的空巢老人康粉菊對社區實踐站贊不絕口。

“我們的實踐站已經熟練掌握供單、派單、接單、點單和評單五步操作流程,形成制度化、規范化、常態化的工作運作模式。依托實踐站“菜單式”服務,我們能為居民們干更多事!”北城社區黨委書記楊維芳剛剛已經協調了兩件居民“點單”需求。
今年以來,北城社區文明實踐站通過歸集志愿服務團隊、整合社區資源,以居民小區文明實踐分站為點,織出一張社區文明實踐“服務網”,探索推行文明志愿“菜單式”服務模式,通過社區“供單”、居民“點單”、實踐站“派單”、志愿者“接單”、居民“評單”,為轄區居民群眾提供各類點對點優質服務,打通了關心居民、服務居民的“最后一公里”。至目前,北城社區社區文明實踐站共派單31個,解決轄區居民需求和群眾訴求12件。
“三微”平臺激發社區文明實踐活力
開設微課堂。下午五點的城南社區,異常熱鬧,小學生們圍在一起激烈的討論著課堂上的“不解之題”,原來這是城南社區開辦的“四點半”微課堂。為的是能讓轄區孩子們放學后有地方去、有人管,能沉下心消化當天所學知識,解除家長們的后顧之憂。一名小學四年級學生說:“爸爸媽媽下班特別晚,在這里有社區邀請的老師和哥哥姐姐們給我講作業,還會陪我們玩游戲,我很喜歡這里!币恢币詠,城南社區通過建立“四點半”微課堂,不僅對孩子們進行課業輔導和托管服務,還從未成年人興趣培養、個人成長、社區教育等方面提供綜合性服務,獲得了轄區居民的一致好評。

推進微行動。東關社區統籌轄區單位在職黨員、大學生、退役軍人、退休老干部、社區民警、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生、志愿者等各方力量,依托居民小區文明實踐分站,全方位開展寶貝計劃、媽咪寶貝、小區醫生、小區領航員、小區秘書、小區警察六項微行動,讓微小的文明行動走進千家萬戶,凝聚強大社會正能量。

開展微活動。西關社區點燃轄區居民參與“火苗”,把黨史學習教育、文明興風倡導融入居民小區文明實踐分站活動,積極開展宣傳教育、義務勞動等黨員志愿服務微活動,和黨員群眾一同學黨史、憶黨史,暢談建設美麗城市畫卷。城南社區發揮社區文化站、圖書室,轄區單位活動室、器材室等資源作用,統籌開展國學大課堂、文藝演出等志愿服務微活動。同時,以社區黨組織為主導,將文明實踐活動寫進共駐共建協議,充分調動轄區機關單位及企事業單位積極性,共同舉辦廣大群眾喜聞樂見的文明實踐微活動。

(天水在線編輯:陶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