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清水縣賈川鄉梅江村緊盯“14536”工作總要求,以“學習新思想,引領新風尚”為主線,完善村級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建設,建立起了組織完備、制度健全、運行有效的文明實踐工作體系。


整合資源,文明實踐陣地開枝散葉
按照“有機構、有場地、有資源、有隊伍、有活動、有主題”的“六有”標準,充分整合村委會黨群服務中心內道德講堂、學雷鋒志愿服務站、青少年活動中心、婦女兒童之家、圖書室等現有場地資源,建設賈川鄉梅江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陣地。將思想教育、理論宣講、文體活動、民生服務等納入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內容,打造綜合性新時代文明實踐服務平臺。同時,以微信群、家風家訓教育交流基地、黨史學習教育基地、大槐樹講壇等作為“線上+線下”陣地的補充和延伸,形成覆蓋更全更廣的文明網絡,切實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厘米”。



建強隊伍,文明實踐力量根深葉茂
以組建隊伍、落實人員、明確職責、跟蹤問效為重點,按照文明實踐三級組織體系,建立標準化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由村黨支部書記任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站長,村副主任任副站長,村兩委委員及文化團隊負責人為成員,著力構建村黨組織主抓、村委班子協調聯動、村民共同參與的文明實踐組織體系。先后組建理論宣講、教育服務、文化服務、科普服務、體育與健康服務、法律服務等志愿服務隊伍,發展在線注冊志愿者140余名,在疫情防控、新風培育、素養提升等方面,志愿者們發揮了強有力的作用,以實際行動踐行了初心和使命。


精準服務,文明實踐活動花開滿園
結合黨史學習教育,以群眾需求為導向,依托文明實踐站扎實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通過面對面、心貼心、實打實工作,讓群眾“看得見、有認同、愿參與、真點贊”。一是緊盯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和五大核心任務,圍繞“講、評、幫、樂、慶”五個方面,以“一月一計劃,一周一主題”模式,依托大槐樹講堂為載體,通過老黨員講黨課和開展群眾喜聞樂見、樂與參與的文明實踐活動,向村民宣講黨的十九屆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以及黨的最新方針政策,讓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成為村民的“精神加油站”。二是積極挖掘具有一技之長的五老鄉賢、百姓名嘴、鄉村好少年等優秀鄉土人才,廣泛開展文藝文化活動。深入推進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廣泛開展“最美梅江人”“道德模范”“好婆婆好媳婦”“文明家庭”等創評活動,大力開展“好家風家訓”評比活動,不斷拉近街坊鄰居之間的距離,增進鄰里感情,不斷激發共建共享美麗鄉村正能量。


(天水在線編輯:康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