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清水縣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治水護水節水用水的重要論述,認真貫徹中央和省、市關于河湖長制的工作部署,全面落實黃河國家戰略和“四水四定”原則,切實扛牢治水管河政治責任,持續加強水資源保護、管理、開發和利用等工作,全縣水生態環境持續提升,全社會愛護水資源的意識不斷提高,先后榮獲第五屆到第七屆全國文明城市提名縣、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全國第六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等殊榮。
主動履職盡責,持續落實河湖管理保護“責任鏈”。堅決扛牢主體責任。縣委、縣政府堅持將落實河長制作為水生態環境治理的總抓手,切實扛牢主體責任,2023年召開總河長會議1次、聯席會議2次、河道管理工作推進會議2次,認真研究部署、全面推進落實各項重點任務。縣級總河長認真履行第一責任人職責,主動靠前指揮、靠前調度、靠前推動,深入牛頭河、后川河等11條主要河流巡河檢查、協調督戰,層層傳導壓力,靠實縣鄉村三級428名河長和219名村級巡河員工作責任。全面夯實工作基礎。修訂完善《河長制工作社會監督舉報管理制度》《河長巡河周調度月通報制度》《河道巡查制度》等制度,全流程健全河長制工作機制,做到每一項工作、每一個環節有章可循、有規可依。注重強化對河長制工作的投入保障,2023年落實河長制、河道治理、巡河護水員補貼等資金320萬元,有力保障了各項工作高效開展。舉辦鄉村河長、河長辦工作人員及執法人員培訓1期300余人,提升了基層工作人員落實河長制的工作能力。著力強化協作聯動。縣級河長制各成員部門充分發揮職能作用,落實河長聯席會議機制,深化“河長+檢察長+警長”協作機制,各司其職、各負其責、齊抓共管,先后開展聯合督查檢查3輪次,發現問題及時交辦,督促整改銷號。邀請縣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退休老黨員參與河長制社會監督工作,督促河道“四亂”問題整改,形成河道管理保護“一盤棋”工作格局。
堅持常態管控,堅決打好河湖系統治理“攻堅戰”。堅持常態化巡查。11名縣級河長帶頭落實巡河責任,2023年先后開展巡河53次,帶動全縣428名河長規范開展巡河2.2萬人次以上,巡河率達122%,發現整改各類問題36個,做到了“巡河全覆蓋、責任無盲區、問題早整治”。持續推進河道劃界、確權等基礎性工作,高質量完成15條329公里河道管理范圍劃界、湯浴河等7條縣級河流“一河一策”方案編制、白駝河等8條河流及西李溝塘壩自然資源確權,進一步明晰了各級河長巡河范圍。省級明察暗訪組和市河湖包抓組反饋的2個河湖問題,已全部整治銷號。完成水利部推送的109個河湖遙感圖斑疑似問題復核整改銷號。抓實水污染防治。高標準完成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擴容提標改造,新建鄉村污水處理站4個,城區污水處理率達到93.5%、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率達40%。大力推廣施用有機肥,畜禽糞污、化肥、農藥綜合利用率分別達到88%、42%、42%,有效降低了農業生產對水資源的污染。深入開展入河排污口、生活污水直排等問題排查整治,在牛頭河、湯浴河重點河段安裝在線視頻監控6處,全部實現與省級平臺對接互通,水域岸線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得到加強,全縣49個入河排污口全部達標排放,牛頭河省控斷面水質穩定達到Ⅲ類標準,達標率100%。加快水生態修復。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2023年實施盤龍梁二期、麥牛溝國家水土保持重點項目和樊家溝生態小流域項目,治理流域面積84平方公里,新修梯田4.4平方公里。堅持把造林綠化作為涵養水源、促進水生態源頭治理的關鍵舉措,強化河長制、林長制工作協調,科學推進大規模國土綠化“十大重點工程”,累計完成造林綠化6.83萬畝,完成義務植樹240萬株,全縣重點河流水源補充能力持續增強,既營造了青山,又守住了綠水。強化水行政執法。健全水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工作機制、水行政執法與檢察公益訴訟協作機制,成立水行政執法與檢察公益訴訟協作辦公室,建立水務、生態環境、自然資源、檢察、公安等多部門聯合執法機制,有效整合執法力量,深入開展河湖安全保護專項執法、河湖管理水行政執法、黃河流域水資源保護“三大專項執法行動”,以及河道非法采砂聯合執法,下發《檢察建議書》13份,發現問題均已按時辦結;依法查處水事違法案件11起,罰款25萬元,起到了“查辦一案、影響一片、規范一方”的綜合震懾效應。
廣泛宣傳動員,不斷擦亮河湖生態環境“主色調”。積極爭創美麗幸福河湖。緊盯“河暢、水清、岸綠、景美、人和”的目標,制定全縣《美麗幸福河湖創建實施方案》,一體推進“防洪保安全、優質水資源、健康水生態、宜居水環境、先進水文化”,全力爭創牛頭河省級美麗幸福河湖,累計投入資金4200萬元,建成生態河堤2.5公里,完成河岸綠化3.2萬平方米,治理河道15公里。持續強化水資源管理。始終把水資源作為生存和發展的第一資源,大力引導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群眾推廣使用節水型器具和設備,工業企業計量率達100%,城市節水型器具普及率達到100%,城區公共供水管網漏損率控制在9.2%,用水效率和效益明顯提高,用水總量占年度控制指標的58.36%,萬元GDP用水量、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較2020年分別下降12.1%和8.8%,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提高到0.558。廣泛營造全民節水氛圍。利用“世界水日”“中國水周”等節點,扎實開展水資源保護利用集中宣傳,組織各級河長和鄉鎮認真開展常態化宣傳,群眾節約用水意識不斷增強。積極組織開展各類節水和節約創建活動,全縣創建市級無廢機關10家,創建市級節水型機關11個、縣級58家,帶動全縣創建節水型企業、居民小區、學校、醫療機構35家,營造了全民愛水、護水、節水的濃厚氛圍。(清水融媒信息員 朱文哲 來源:清水縣水務局 編輯:李亞軍 責編:成艷萍 編審:劉紅艷)
(新聞來源:清水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李俊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