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鞏固拓展教育扶貧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要求,近日,清水縣教育局以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為抓手,將“推普”與鄉村振興緊密結合,組織普通話測試員,中小學校、幼兒園推普骨干力量,深入永清鎮溫溝村、賈川鄉梅江村、秦亭鎮柳林村、百家村等村鎮開展推普工作,進一步夯實了清水縣推普助力鄉村振興工作基礎。


全面開展鄉村推普員輪訓
構建“專業培訓+駐點服務”雙軌機制,由各學區選派普通話水平二甲以上的骨干教師,擔任行政村專職推普員,實現“一村一員”全覆蓋。由普通話測試員開展崗前集中培訓,圍繞發音規范、教學方法、推普活動策劃等內容進行系統授課,幫助推普員掌握科學教學技巧。培訓后,推普員下沉至各村,通過“一對一輔導”“周末課堂”等形式,從發聲方法、朗讀基本功、朗誦技巧等方面進行系統訓練,著力培養鄉村推普“領頭人”。


精細開展村干部及窗口單位人員專項培訓
針對鄉鎮干部、窗口單位工作人員,推普教師重點圍繞公務員行政工作常用句、對外交流接待用語、群眾溝通話術等內容開展輔導,通過情景模擬、互動練習提升學員普通話表達及語言交際能力,助力基層服務效能提升,組織培訓12場次300多人次。


定點開展青壯年勞動力與電商從業者融合培訓
面向青壯年勞動力及農村電商從業者開展“普通話+電商”專題培訓,課程將發音糾正、繞口令練習等語言訓練,與直播帶貨語言設計、產品賣點提煉相結合,指導學員運用標準普通話推介蘋果、土蜂蜜、花椒等特色農副產品。針對農忙時節村民時間緊張的實際情況,創新采用“雙線并行”培訓模式,組織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開展“小手拉大手”活動,幫助家長說普通話;深入田間地頭進行“沉浸式”教學,將普通話培訓融入生產環節,讓村民在勞作間隙輕松學語言、練表達。目前培訓有序推進,后續將通過模擬直播實訓、實景帶貨指導,幫助學員掌握直播技能,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以語言賦能鄉村產業發展,切實提升村民收入水平。
(來源:清水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