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賀歲片貼片廣告拋“神問”:
“假如錢都用來投資了,沒錢花怎么辦”?
浙商銀行推“財富云”個人融資增信開放平臺
隨著消費轉型升級,“消費金融”已成年度熱詞,消費信貸需求旺盛。據艾瑞咨詢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消費信貸規模為19萬億元,預計2019年將超過41萬億元。2014年-2019年,中國消費信貸規模將維持19.5%的復合增長率。
同時,業內人士認為,中國信貸市場發展不均衡,個人信用評價體系不夠完善,傳統金融機構授信模式已不足以覆蓋各類消費信貸新興客群。快速、便捷、線上、融入場景的“普惠式”個人融資增信服務呼之欲出。
12月15日,浙商銀行發布個人融資增信開放平臺“財富云”,是去年5月推出的“增金財富池”的升級,支持個人客戶將手頭的“沉睡”資產,如未到期的存款、理財等在線質押,獲得消費授信額度。平臺最大的特點是,除了服務本行客戶,未來將逐步向第三方機構和行外客戶開放。
財富“上云”直擊用戶痛點:
缺錢難借,有錢難花
12月15日適逢賀歲片《芳華》首映,浙商銀行選在這一天將新品發布的視頻投向各大影院。從當天開始,全國有44個城市《芳華》正式開映前會播放“財富云”發布貼片廣告。只要掃一掃廣告當中的二維碼,在抽獎同時可以觀看一則“財富云”介紹短視頻,視頻中向觀眾拋出了一個有意思的問題:“假如錢都用來投資了,沒錢花怎么辦”?
一對觀影夫妻告訴記者,兩個人平時大部分的收入,除了償還按揭車貸等,多用于購買各類理財、投資證券股票,消費基本是刷信用卡或網購,“舍不得把錢放在賬上躺著,希望自己的資產保持高收益增值的狀態。”
這對夫妻坦言,當需要大宗消費開支的時候,會遇到“缺錢難借,有錢難花”的尷尬,“比如理財沒到期,股票還沒盈利,信用卡額度不夠”,“也會使用一些電商提供的白條借款服務,但一般額度不大,要提額比較難。”
浙商銀行個人銀行部負責人陶嶸表示,這對夫妻的煩惱,屬于“家庭資產流動性不足”,通過“財富云”的平臺就能迎刃而解。
他介紹,“財富云”作為浙商銀行“增金財富池”的升級版本,針對個人客戶“有錢難花”、資產流動性缺乏的難題,支持個人客戶建立屬于自己的“資產云”,將缺乏流動性的資產如封閉式理財產品、黃金、定期存款、基金、保險、不動產、個人數字信用等全面整合入“云”,可在線實時獲得貸款或者實現信用卡提額,額度最高可達100萬元。盤活個人沉睡資產,兼具融資、增信、資產管理功能,兼顧金融產品流動性與收益性。
浙商銀行綜合授信“云服務”
進一步向第三方機構、行外客戶放開
記者了解到,在“增金財富池”僅支持客戶對本行金融資產進行質押的基礎上,“財富云”平臺的開放性進一步升級,可向外部合作機構輸出個人綜合授信能力。
陶嶸說,“財富云”最大的特點是綜合授信服務能力將向行外客戶和機構開放,目前浙商銀行已與多家國內知名的互聯網、電商企業對接洽談,未來財富云“個人資產入云,信用提額消費”的業務模式將拓寬至更多應用場景。
“當我們與外部機構確定合作模式后,即使非浙商銀行客戶,也能在他常用的場景中享受‘財富云’帶來的融資便利,打個比方,年輕人喜歡用電商‘白條’等方式進行網購消費,但往往會遇到授信額度不夠的問題。今后他們只要把從已合作機構渠道購買的投資理財產品納入‘財富云’,如電商“白條”這類信用消費的額度就能大大提升。”
浙商銀行副行長吳建偉表示,“財富云”打破了傳統銀行授信和金融同業、互聯網平臺相隔絕的狀態,以互聯網思維為個人客戶提供投融資一體化的服務,在更廣范圍內實現流動性和收益性的兼顧。
同時,“財富云”運用大數據打通客戶的消費數據、理財數據乃至信用數據,進行個人征信數據的整合,有利于社會信用體系的建立和完善;同時通過創新的標準化設計保證了未來能實現系統的快速迭代、持續創新和功能深挖。
浙商銀行從2015年陸續推出了增金寶、眾籌智慧信用卡、財市場、增金財富池、添利加等一系列“互聯網+”基因的零售新品,體現了該行從“為客戶資產增值”到“為客戶資產服務”的理念進化,此次發布開放的“財富云”平臺,標志著在打造“個人財富管家銀行”道路上又邁出堅實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