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秦州區圍繞“三產富區、工業強區、項目拉動、產業富民”四大戰略重點,堅持走“發展抓項目、農村抓產業、城市抓三產、企業抓民營、改革抓深化、環境抓服務、保障抓班子”的路子,促進了經濟社會發展全面提速,上半年實現生產總值26.73億元,同比增長13.16%,完成大口徑財政收入1.73億元,同比增長33.20%。
今年,該區圍繞國家產業導向和市場需求,積極開展項目建設的前期工作,目前共儲備各類項目352個,總投資35億元。今年共申報立項和實施項目64項,總投資8.25億元。截至目前,共組織申報爭取國家扶持項目中小學D級危房改造、易地搬遷試點等工程項目13項,總投資1.6億元,申請國家資金4500萬元。1至6月份實施招商引資項目59項,總投資9.86億元,引進到位資金1.61億元。該區繼續推進“123”工程,上半年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增加值6.73億元,同比增長15.1%,實現利潤總額4009.6萬元,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73億元,同比增長14.9%。
在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該區圍繞做優做精五條產業帶和十大優勢產業板塊,狠抓新型產業基地建設,累計發展菌床面積100萬平方米,蘆筍面積共計1萬畝,其中今年采收面積2000畝,收購200多噸,產值120萬元。西班牙辣椒種植8000畝,目前長勢良好,可望豐收。同時,結合“陽光工程”,開展了多層次、多形式的青年農民科技培訓和農村技術人員培訓,先后舉辦培訓班20多期,培訓鄉村干部和農技人員200多人次,培訓農民500多人次,推廣新技術10多項。先后有糯玉米、花牛蘋果等13個農產品被農業部認證為A級產品,有秦州牌馬鈴薯、太京大蒜等7個產品通過國家商標注冊。
該區還積極組織實施“十大科技工程”和國家“科技富民強縣”專項行動計劃,共組織申報各類科技項目17項,已立項7項,到位資金88萬元,新列國家及省、市科技項目15項,簽定驗收科技成果3項,技術達到全省先進水平。認真落實國家“兩免一補”政策,共有81105名農村學生享受免學雜費、56510名學生享受免費教科書優惠政策。啟動實施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程,共有12項入選天水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今年上半年,城鎮新增就業人數4878人,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1688人,安置“4050”人員51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