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意上做文章 在民生上下功夫
——秦州區東關街道以“民”字當頭,大力開展學習實踐活動
秦州區東關街道在第三批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中,以“發揮街道職能,強化社會管理,優化社會服務,著力改善民生,建設平安文明和諧街道”為主題,始終以“民”字當頭,圍繞民情搞調研、圍繞民意搞活動、圍繞民需送溫暖、圍繞民生辦實事,從而使學習實踐活動初步收到了明顯效果。
一、走訪調研知民情。東關街道把走訪調研貫穿活動始終。從活動一開始,就開展了“進百家門、知百家情、解百家愁、暖百家心”的“四百”活動。通過積極主動“走下去”、誠心誠意“請上來”的方式,街道領導班子共走訪轄區老干部、老黨員、困難戶、上訪戶、下崗失業人員、流動人口160多戶,發放征求意見表240余份,設立熱線電話8部,召開座談會8次,共征求到意見建議180余條,經過歸納梳理,涉及到黨建、精神文明建設、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計劃生育、社區建設、社區服務、民生、干部作風等八個方面的意見建議共32條,并初步提出了39條解決問題的措施,為分析檢查階段開好民主生活會、組織生活會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創新活動順民意。為了創新活動載體,突出實踐特色,街道圍繞主題,開展了一系列群眾喜聞樂見的實踐活動。一是開展了“談談你的煩心事——社區對話”活動。東關街道五個社區根據自己的實際,邀請離退休黨員、老居民主任、困難群眾、下崗失業人員和流動人口等人員,通過召開座談會的形式,將各自最擔憂、最盼望、最關心的事情說出來,一方面為百姓訴說心里話搭建了平臺,拓展了民意表達訴求渠道;另一方面幫助干部更深入的了解社情民意,從中找準了街道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二是開展以“五聯五幫”為主要內容的幫扶活動。東關街道確定了7名領導和各支部書記、社區主任每人聯系1戶困難居民或困難黨員,幫助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困難;聯系1戶重點人口,送法律、送政策上門幫教,使其改邪歸正,重新做人;聯系1戶上訪對象,經常上門談心幫教,及時排查化解矛盾;聯系1戶零就業家庭,提供就業信息,幫助再就業;聯系1戶靈活就業人員,上門宣傳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補貼和小額擔保貸款等優惠政策,幫助引導發展生產,守法經營。目前共幫扶15戶,送慰問金1500元。
三、扶貧濟困暖民心。一是動員轄區各級各類文明單位與116戶困難居民結成幫扶對子,開展幫扶慰問活動。二是組織各社區對轄區13名孤寡老人、“三無”人員進行長期的生活照顧。三是實施“黨員愛心救助工程”,東關街道倡導機關、社區及轄區單位黨員干部每人每月繳納1元“愛心款”,建立黨員愛心工程基金,用于救助特困戶、家庭發生重大變故的困難居民以及困難學生。今年已為8名困難大學生救助4000元,為39名困難黨員送去慰問金7800元,為2名特困家庭救助2000元。真正為困難群眾解了燃眉之急,同時也送去了黨員的一片愛心。
四、多辦實事解民憂。東關街道始終把學習實踐活動與促進各項工作結合起來,用工作的成效來體現學習效果,將黨員干部在學習實踐活動中激發出來的干勁和熱情轉化為做好各項工作的強大動力,從而使各項工作都有明顯進展。住房保障工作,為145戶住房困難戶辦理了廉租房補貼;為70戶居民申請辦理了經濟適用房。民政工作,對60戶低收入家庭進行了認定,對52戶優撫對象進行了普查,為33戶生活困難的居民辦理了低保,為70戶困難家庭申請發放醫療救助金18萬元。社保工作,為639人發放養老保險補貼117萬元,辦理醫療保險3070人,為241名首保超齡人員辦理了養老保險,對230名下崗失業人員進行了免費培訓。結合學習實踐活動,東關街道把整治城市環境衛生和生態文明建設作為改善民生,特別是解決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重點抓好。日前,及時召開了環境衛生集中整治動員大會,通過層層動員,掀起了集中整治環境衛生的高潮。連日來,轄區2000多名居民和60多個轄區單位的干部職工積極參與到環境衛生集中整治活動中來,共清理綠化帶2000多米,清除垃圾死角10余處,清運垃圾2.5噸,清理亂貼亂畫等城市“牛皮癬”800余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