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ㄇ刂輩^外宣辦 裴振剛)秦州,物華天寶,人杰地靈,以其特殊的地理區位、獨有的人文魅力和全區人民奮發有為、蒸蒸日上的活力,在“率先跨越發展 建設首善之區”的征程中邁出了堅實的步伐。
在“十二五”開局之年,該區把“率先跨越發展”作為“十二五”時期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的總目標。按照這一總體要求,今年來,該區著力轉變發展方式,努力提高發展質量,全區經濟社會各項事業保持平穩較快發展的良好態勢。前三季度,完成生產總值80.22億元,完成大口徑財政收入8.53億元,同比增長34.47%,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10148元,同比增長16.3%,農民人均純收入2762.31元,同比增長24.49%。

戰略主線:轉變發展方式
完成頂凌覆膜旱作農業面積16.1萬畝,在藉口、關子、等鄉鎮實施完成全膜覆土穴播小麥種植面積10050畝。積極推廣測土配方施肥項目。該項目已完成測土配方施肥71萬畝,生產玉米配方肥168噸,推廣智能化配肥2100畝。冬油菜高產創建項目在太京、藉口等鄉鎮實施,示范面積1.2畝,涉及36村3965戶。馬鈴薯脫毒種薯擴繁推廣項目在牡丹、華歧等2鄉鎮7村實施脫毒馬鈴薯一級種薯擴繁1300畝,全區推廣脫毒種薯12.22萬畝,其中完成地膜早熟馬鈴薯3.2萬畝,實現了脫毒種薯的全覆蓋。深入實施工業強區戰略,列支100萬元設立工業發展獎勵基金;累計投入2.68億元,支持華天電子、西電集團等重點項目建設。前三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0.91億元,同比增長16.7%。
加快建立和完善現代商貿物流服務體系,區財政每年投入100萬元,鼓勵扶持商貿流通產業發展。累計改造農家店120家。前三季度,完成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7.12億元,同比增長22%。

重要支撐:基礎設施建設
籌資近億元啟動“村村通”水泥路建設240條300公里,目前已累計完成投資2900多萬元。上報爭取水利建設項目7項,總投資達1.2億元;完成“一池三改”271戶。玉泉鎮西十里、閆新村等市級示范片帶式城中村改造工程建設進展順利,太京鎮李家臺子21棟17.6萬平方米的新農村住宅建設全面完工,初步形成多策并舉、全方位推進的城鄉一體化發展格局。
組織實施城市建設項目6大類27個,總投資102.4億元,年內計劃完成投資14.5億元。投資1939萬元,改造綠化城區花壇、街心花園等城市公共綠地面積6.2萬平方米;投資4500多萬元,實施王家磨道路改造工程;投資675.7萬元,對桃園路等4條道路進行綜合整修;分兩批對現有城市公廁實行免費開放,第一批28座公廁已免費對外開放。

主要載體:項目建設
2011年確定重點建設項目61個,總投資239.45億元,截止目前,全區重點建設項目已按計劃開工建設37個,累計完成投資18.21億元。
17個續建項目,已開工建設15個,當年累計完成投資9.41億元。其中:城區供水上磨水源地建設項目于6月底開工,正在建設壩體工程,完成投資2620萬元;鄧寶珊將軍紀念館建設項目,完成四合院木構件的安裝,東西游廊、紀念亭及山門屋面裝修,完成投資257萬元;天水長城電工開關有限公司高原型智能中壓開關設備技術改造項目,生產車間正在建設,完成投資3000萬元。已開工建設的22個新建項目,累計完成投資8.79億元。其中:大華電力器材有限公司五加侖桶裝水生產線建設項目,完成生產車間的改造,生產設備正在安裝、調試,員工培訓、市場設點工作,完成投資1200萬元;天水華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集成電路封裝測試生產線工藝升級技術改造項目,正在進行廠房建設及設備購置,完成投資18005萬元;西部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項目正在施工,完成投資3000萬元。

根本目標:改善民生
該區著力解決城鄉群眾住房、就醫等方面的困難和問題。積極爭取新增公益性崗位1051個;救助城鄉群眾1205人,發放醫療救助金873萬元;為19534人報銷住院費1342.39萬元。全力加快保障性住房項目建設,在王家磨片區建設保障性住房17.7萬平方米,完成投資1.9億元;發放廉租住房租賃補貼6001戶867萬元。
投入科技資金356.5萬元,組織鑒定驗收科技成果12項。全區高考本科上線人數達到1269人,上線率26.47%;投資1.2億元實施中小學校舍安全項目22個。申報文化遺產30項;12個新建鄉鎮文化站配套設施已全部配送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