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州:溫暖人心的民生答卷
——菜籃子基地
(秦州區外宣辦)秦州區是天水市的中心城區,蔬菜生產是三大傳統產業之一。近年來,區委、區政府堅持把蔬菜產業作為加快農業生產方式轉變,實現農業產業化經營的有效途徑,緊緊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這一目標,立足區情,確定了“品牌蔬菜提檔升級,設施蔬菜擴大規模,大露蔬菜突出特色,多種模式助推發展”的總體思路和突出抓好城郊川道區菜籃子基地建設的目標,不斷加大資金投入,擴大基地規模,推動了全區蔬菜產業的較快發展。
2011年,該區種植蔬菜14.85萬畝,其中設施蔬菜1.5萬畝,露地蔬菜4.24萬畝,地膜蔬菜9.11萬畝。引進蔬菜品種15個,主栽菜種13個,主要以辣椒、茄子、番茄、菜豆、豇豆、地膜早洋芋、大蒜、韭菜、甘藍、大白菜、芹菜、甜玉米等為主。形成了以城郊精細菜為主,多品種布局,周年生產,四季合理搭配的生產格局。
今年,該區加大項目爭取力度,通過項目扶持,全年新建蔬菜大棚6200多個,3100多畝。藉河川道區太京段是精細化蔬菜傳統生產區域,是該區菜籃子基地之一,同時,被列入全市蔬菜產業“五個一工程”渭河川道區設施蔬菜生產示范區之一,涉及太京鎮14個村,川地面積10894.72畝,其中從事蔬菜生產的面積,常年穩定在5000畝左右。該區域內農戶具有從事蔬菜生產的傳統,有較高的蔬菜種植技術和豐富的蔬菜生產經驗。今年,該區積極爭取省、市蔬菜基地建設項目,配合太京鎮政府,通過“政府引導、多方籌資、群眾參與、科學管理”的模式,采取統一規劃,連片實施的方式,引導太京鎮川北片區內種植糧食作物和露地蔬菜的農戶發展設施蔬菜生產,全年新建塑料大棚3200多個,1600多畝。今后,力爭通過2-3年的發展,在太京鎮川北片區達到設施蔬菜全覆蓋。同時,依托城郊菜籃子基地輻射帶動周邊區域發展蔬菜產業。玉泉鎮冰凌寺多家莊自然村,地處城區西南部與皂郊鎮接壤,川地面積近500畝,具有集中連片的優勢,主要種植大田蔬菜,屬于傳統粗放種植模式,經濟效益并不高。今年,區農業局會同玉泉鎮政府多次到村上實地調研,爭取農業產業項目,適時啟動了蔬菜大棚的建設。建棚面積達400畝,已建成標準蔬菜大棚近800座。同時,將進行經營模式的有益嘗試,完善“支部+協會”的經營模式,進一步加強技術指導和培訓,統一組織實施,最大限度地確保收益。建成后,將徹底改變以往粗放種植模式,既可以滿足城市“菜籃子”消費,又將大幅提高群眾的收入,達到雙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