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州區環境衛生管理處
“六項措施”扎實推進城鄉環境衛生綜合整治

全市城鄉環境衛生綜合整治活動開展以來,秦州區環境衛生管理處“六項措施” 扎實推進城鄉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取得了明顯成效,城區面貌更加干凈整潔,城郊村、城邊村、城鄉結合部、背街小巷環境衛生得到徹底改善。

一是大力推進精細化作業。在城區全面推行“精細化管理,庭院式保潔”模式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步行街、民主東西路、建設路等城區重點路段的清掃保潔,每天用拖布對地面進行擦洗。主城區在實現24小時內無袋裝、堆狀垃圾的同時,按照“景區衛生標準”進行清掃保潔,每天對果皮箱、沿街石凳、城市小品設施進行擦洗,對馬路污漬、人行道污垢、排水道口油污及時發現及時清理。民主東西路、中華西路步行街、青年南北路等城市中心地段基本實現了無紙屑、無煙頭的管理目標。加強垃圾收集頻率,小型垃圾收集車循環收集由每天1次,增加至每天3次,保證了各沿街門店垃圾隨產隨清。打破常規的上下班制度,延長清掃保潔時間由晚十點延長至晚十點半,城區環境衛生基本實現了24小時干凈整潔。

二是全力開展城鄉結合部、背街小巷、城市排洪渠、河道沿線、監管盲區死角垃圾的治理。出動垃圾清運車110臺次,清理呂二溝、烈士陵園周邊、老君廟沿線、龍王溝沿線、南山原冷凍廠巷道、皇城路汽修廠巷道、羅玉小區區檢察院背后、刃具廠南口東側、軍隊干休所、泰山路至中梁沿線、皇城路原收費站至周家山沿線、七里墩棗園莊等死角垃圾點133處,清運垃圾486噸。督促配合轄區街道、社區、村委會,不斷加大轄區內死角垃圾清理力度,徹底解決了一批影響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熱點難點問題。育生巷、南明路、三星巷、忠義巷等城區重點巷道,清掃保潔標準由三級提升為一級,城區重點巷道環境衛生質量得到進一步提升。同時為了有效治理城市主要河道沿線環境衛生問題,將豹子溝、羅玉溝、龍王溝、呂二溝等10條主要河道沿線納入垃圾收集范圍,由小型垃圾收集車及手推式垃圾收集車對沿線垃圾進行定時定點收集,河道沿線環境衛生得到明顯改善。

三是延伸清掃保潔范圍,加強城市各出入口環境衛生治理。安排清掃保潔人員,將清掃保潔范圍西由西十里延伸至平峪溝,北由泰山路轉彎處延伸至泰山路磚瓦廠,并在泰山路磚瓦廠口設置垃圾池一處,東北口由皇城路收費站延伸至周家山,城市主要出入口環境衛生得到有效改善。同時,為了使316國道天水郡至皂郊段環境衛生治理常態化,將清掃保潔范圍由紅山廠延伸至天水哇哈哈廠,將垃圾收集范圍由原公路段延伸至紅山廠口,增加16名環衛工人,對該區域進行全天候清掃保潔,安排清掃車及路面清洗車,每天2次對該區域進行機械化清掃,每周3次對該區域路面進行清洗,徹底消除了該區域環境衛生臟亂差的現象,確保了該區域環境衛生的質量和標準。

四是增加垃圾收集及清掃保潔工具。為每個管理所各配備手推式垃圾收集車10輛,確保了各管理所轄區垃圾收集無盲點,垃圾收集率100%的目標。為清掃工每人配備新型垃圾收集工具——拾撿器1只,對墻根、道沿下、污水口、樹坑、喇叭口、花壇邊沿煙頭、紙削進行拾撿,進一步提升了環衛作業效率,墻根、道沿下、污水口、樹坑、喇叭口、花壇邊沿達到了無紙削、無煙頭的管理目標。同時,為了更加突出天水元素和城市文化底蘊,將在建設路、民主東西路重新安裝具有天水元素和城市文化底蘊的新式果皮箱80個。新式果皮箱安裝后,將進一步提升城市美觀程度,有效提高垃圾收集率。

五是加強環衛設施設備維修。加大對垃圾手推車、收集車、果皮箱等環衛設施設備的維修、油飾、更換工作,保證了垃圾手推車、收集車、果皮箱等環衛設施設備外觀干凈整潔、無破損損壞現象。
六是推行“環境衛生三種作業同時作業”模式。利用道路清掃車清掃路面、道路清洗車對馬路污及漬灰塵清洗、人工保潔同時作業的模式,達到了馬路清洗,除塵、降溫,清掃保潔同時完成的作業效果。 (秦州區環境衛生管理處 呂宏偉 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