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量聚合、媒體融合
打造“秦州櫻桃國際紅”、“李廣杯國際射箭邀請賽”兩個外宣品牌
2015年,秦州區對外宣傳工作深入挖掘秦州歷史文化內涵和地域特色,采取力量聚合、媒體融合的方式,組織相關部門主動宣傳,動員社會力量廣泛傳播,整合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區內媒體和區外媒體,全媒體、全方位、多渠道宣傳,著力打造“秦州櫻桃國際紅”、“李廣杯國際射箭邀請賽”兩個外宣品牌。
融合平面媒體和立體媒體
注重深度、權威報道,在甘肅日報制作《“秦州大櫻桃”靠什么闖出“互聯網+”時代“大名堂”》、《“李廣杯”國際射箭邀請賽落幕》等專題報道300多篇(條),在天水日報策劃推出“秦州大櫻桃”和“李廣神箭”系列主題宣傳,制作今日秦州專題16期,在天水晚報策劃李廣故里、射藝文化、文化旅游等系列宣傳,擴大平面宣傳的影響力,提升品牌宣傳的權威性。發揮網絡、電視的宣傳優勢,策劃設計賽事網頁,分設射藝文化、李廣簡介、新聞動態、賽事規程等專題,制作“關注‘李廣杯’射箭賽·射箭與天水的淵源”系列專題,集中宣傳展示;在甘肅電視臺公共頻道《百姓·絢麗甘肅》欄目制作“天水秦州李廣杯國際傳統射箭邀請賽”四集系列專題《秦州盛會》、《射藝競技》、《弓箭結緣》、《友誼棉長》,《紀與錄》欄目播出《李廣故里 射藝結誼》——天水李廣杯國際傳統射箭邀請賽紀實;在天水電視臺《行游天水》欄目策劃推出《龍城天水 演繹五彩射箭文化》、《國際健兒龍城開弓》、《射箭高手云集 添彩李廣故里》等系列專題宣傳,通過主流媒體的權威發布,形成聲勢,擴大影響。
融合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
在抓好報刊、電視、互聯網宣傳的同時,注重運用新媒體,一方面策劃制作《秦州櫻桃國際紅》、《天水秦州“李廣杯”國際射箭邀請賽開幕》等語言生動、圖文并茂的專題,一方面組織人員現場隨拍隨編,利用天水在線微信公眾平臺、天之水文化傳媒微信公眾平臺、天水在線微博集中發布,引導廣大微信、微博和QQ用戶利用圈子、個人空間相互分享轉載,日點擊量達100萬次以上,收藏、分享、轉發量每天30多萬次,搭建起快速、高效、準確的傳播平臺,形成傳統媒體與新型媒體相互融合、優勢互補的品牌宣傳格局。
融合區內媒體和區外媒體
市區聯合聯動、搭建工作平臺,搞好協調服務,舉辦新聞發布會,邀請中央和省級媒體深入采訪采風,新華網、人民網等中央媒體推出《秦州櫻桃映山紅 踏青采摘正當時》等深度報道稿件21條。“李廣杯”傳統弓射箭邀請賽的宣傳中,吹響媒體集結號,邀請新華社、中央電視臺等26家媒體80多名記者,推出《甘肅天水:國內外50支代表隊國際傳統射箭邀請賽比“準頭”》等深度宣傳稿件百余篇(條),新浪、搜狐、網易等知名網站紛紛轉載,形成從中央到省市聯合聯動、同氣同聲的宣傳陣容。推介會和賽事結束后,區外宣辦分別編印《“秦州大櫻桃”新聞宣傳資料匯編》和《中國·天水秦州第一屆“李廣杯”國際傳統弓射箭邀請賽新聞宣傳集錦》,在天水在線、秦州新聞網開設專欄,對各級各類媒體刊發的宣傳稿件集中展示,增強品牌效應,進一步擴大知名度和影響力。
融合媒體宣傳和社會宣傳
堅持媒體宣傳和社會宣傳同步同聲、同頻共振,突出社會宣傳造勢,聘請天水籍明星、央視秋晚欄目總導演郭霽紅公益代言秦州大櫻桃,利用名人效應提升“秦州大櫻桃”的知名度。“李廣杯”射箭邀請賽的宣傳,制作賽事宣傳折頁5000多冊,宣傳天水歷史文化定位以及與射藝的歷史淵源;在高速公路沿線以及天水火車站、飛機場周邊制作宣傳牌10多塊,在城區重點路段精心設計、制作道旗宣傳和LED屏宣傳,做到社會宣傳版面簡潔、主題鮮明、內容集中,全力打響“羲皇故里——世界華人尋根祭祖圣地;人文天水——絲綢之路歷史文化名城;隴上江南——宜游宜業宜居生態家園”的外宣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