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楊家寺鎮黨委班子堅持以基層黨建引領產業發展,突出轉思路、強班子、帶隊伍,著力抓黨建夯基礎、抓產業調結構、抓脫貧促發展,實現楊家寺鎮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目標。楊家寺鎮的主要做法是:
轉思路。楊家寺鎮新一屆黨委班子組建以來,黨委一班人立足邊遠鄉鎮貧困實際,針對干部干事創業勁頭不足、農業產業結構單一、農民致富思路不寬的問題,認真分析鎮情村情,采取主要領導外出參加學習培訓、班子成員赴兄弟鄉鎮交流學習、村級能人現身說法、優秀黨員講黨課等措施,廣泛征求各方意見建議,反復研究論證,提出了全鎮“12356”新的發展思路和“11115”產業發展戰略,大力發揚“寧在苦中干,不在苦中熬”和“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拼搏精神,不等不靠、開拓進取,艱苦奮斗、迎難而上,以思想的解放、思路的調整、思維的轉變,推動全鎮經濟發展結構更優、規模更大、質量更好。
強班子。楊家寺鎮黨委班子定期召開碰頭會、協調會、通氣會等,總結經驗,發現問題,研究對策,抓好落實。工作中一班人能夠互相商量,協調配合,充分發揮每個班子成員的優點和特長,優勢互補,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有力地促進了各項工作高效完成。以村級換屆為契機,加強“兩委”班子建設。實行“能人引領、強村帶動”工程,將6名產業大戶中的致富帶頭人發展為入黨積極分子,選拔20名政治素質強、發展能力強的“雙強型”能人充實進村班子。鎮村兩級班子建設的加強,奠定了抓基層黨建、促脫貧攻堅的基礎。
帶隊伍。楊家寺鎮落實機關干部周一例會和黨政班子月例會制度,堅持村支部書記、主任坐班值班制度,完善干部日常管理和考核工作,實行鎮干部刷臉簽到制,村干部陣地檢查制,駐村幫扶工作隊日報制,推行把片領導審核、紀委監督、主要領導審批的多級管理,規范分級負責請銷假申報審批,堅決整治“庸、懶、散、慢”等問題。表彰獎勵了士子等5個先進黨支部和王志斌等33名優秀共產黨員,處理問責了以邵和平、楊小衛為典型的違法違紀黨員,達到了整風肅紀、激勵約束、規范提升的效果。通過從嚴落實干部管理常態長效制度,隊伍建設得到加強,工作作風明顯轉變,工作成效顯著提升。
促產業。楊家寺鎮探索推行“支部+合作社(協會)+基地+產業大戶”模式,建成農業合作社28個,培育出一批龍頭企業和產業大戶,完成土地流轉24343畝,涉及全鎮16個河道和秦紅公路沿線周邊村,建成蔬菜大棚400個,種植中藥材260畝,建成了白芨、半夏中藥材產業基地和優質紫花苜蓿規模化種植基地,養殖牛、羊、馬50000多頭,轉移當地1400多名富余勞動力就業。同時,正在建設以楊家寺鎮為核心的秦州區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區,已建成金土地、蓬勃等17家農民種植專業合作社和9家家庭農場,引進3家農業公司,示范區畝產優質蔬菜3500公斤左右,平均每畝收入1萬元以上,具有可觀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抓基礎。從“用水、用電、出行、住房”等方面入手,積極銜接整合扶貧、美麗鄉村建設等項目資金,大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去年以來,硬化通村水泥路14.2公里,完成易地扶貧搬遷4村1067人,新修堤防工程17.92公里,栽植行道樹4800多棵,在村級陣地配套建設了村衛生室、文化廣場和鄉村舞臺,完成了綠化、亮化和美化。同時,多方籌措資金80萬元,對鎮機關辦公樓進行了加固維修裝飾,更新了辦公設備,建設了機關“六小工程”,改善了干部食宿條件和辦公環境。
富農民。落實雙聯入戶與幫扶單位、工作隊、干部的精準對接,制定方案,靠實責任,深入村戶開展調查研究和幫扶工作,已完成精準脫貧885戶3953人,剩余901戶4067人計劃2019年如期完成脫貧任務。完善雙助貸工程,成立互助資金協會20個,發放互助資金貸款720萬元,通過自主創業、產業大戶帶動、合作社就近務工等,不斷增加致富門路,2016年實現農民人均純收入6000元,較大提高了農民收入,落后面貌逐步改變。
下一步,楊家寺鎮將以這次會議為契機,進一步突出黨建引領,全力脫貧攻堅,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更加昂揚的斗志、更加務實的作風,切切實實抓好各項工作,以優異的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