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州區外宣辦)近日,羅峪河轄區內各鎮、部門、單位聯動,以全域無垃圾創建和河長制落實為抓手,沿羅玉河流域積極推進環境綜合整治,徹底改善沿線居民生活環境。
前些年羅峪河河道內淤泥堆積,兩岸雜草叢生,垃圾遍布河道,嚴重影響著兩岸居民的日常生活。

羅峪河在中梁鎮境內全長7公里,涉及到9個行政村。為進一步加強落實河長制工作,達到從源頭治理的目的,中梁鎮政府制定了網格圖和公示牌,確定網格員,明確工作任務,成立專門的巡河隊伍,由專人進行河道的督查和管護,同時在河道周邊及垃圾填埋點設置了圍欄,并在重點區域內安裝監控,設立警示牌和宣傳標語,管控宣傳相互結合,調動村民積極參與。
中梁鎮副鎮長魏海成說:“我們在全線安裝了4個攝像頭,在9個村成立了巡查巡河的隊伍,投入了大量的資金,設立了警示牌,發了咱們的倡議書和承諾書,在沿線的公交站牌和河堤邊上寫了大量的宣傳標語,目的就是讓我們的村民全部參與到咱們河長制落實的氛圍里頭,把咱們的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到位。”

中梁鎮麥王山村黨支部書記胡進元說:“以前我們村上這一片整個都是倒垃圾的地方,水也從這里流,溝里面也有垃圾,垃圾就都流到羅峪溝里面了。通過這次全域無垃圾的清理,我們村上專人管理,溝里面的垃圾整個清理了,現在就是從源頭上治理,溝里面也沒有垃圾了,流下去的水就是保持了羅峪溝的環境衛生。”
大城街道羅玉新村社區位于羅峪河下游,之前河道內垃圾遍布、污水橫流。在這次全域無垃圾創建和河長制落實工作中,社區對河道環境衛生進行大力整治,組織社區居民以及黨員志愿者投入到河道清理活動中,為改善居住環境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羅玉新村社區社區主任夏虹說:“我們組織我們的黨員志愿者、居民群眾對羅玉河道進行整治,每周二、五為定時定點,還有平時不定時不定點的也都對河道進行清理整治。我們共開展河道整治十六次,共組織人員三千多人,同時還協調環衛部門清理垃圾十六余噸。”
為了加強河道環境日常清理和維護,確保河道兩旁的垃圾亂象不再反彈。環衛局加強了環衛工隊伍,調整了工作時間,分別清理河道內垃圾以及維護兩側河堤的環境衛生,為羅玉河的“清爽”保駕護航。
環衛工人馮德花說:“我們四個人保潔,凌晨三點十分保潔到下午十二點,下午十二點兩個人在河壩接班。”

羅峪河的環境衛生較之前相比有了很大的改善。空氣也清新了,河兩岸散步、健身、遛鳥的人也逐漸多了。羅峪河“變身”后,改善的是生態環境,受益的是市民群眾。市民潘世民說:“環境衛生以前不好,雜草垃圾多的很,現在河壩里雜草垃圾都清理的干干凈凈,空氣也新鮮了。”(記者辛智翔 胡昱 編輯趙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