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州區融媒體中心9月19日訊 為深入全面貫徹落實“解決好種子問題,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立志打一場種業翻身仗”重要指示精神,秦州區依托種業優勢和區域特色,圍繞加強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提升種子自己創新能力,加快良種繁育與推廣,做大做強種業企業,加快推進農業種業振興。
一是加大種質資源保護利用。加強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開展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工作,摸清種質資源家底,搶救性收集珍稀、瀕危、特有種質資源與地方特色品種,做到應收盡收。加強種質資源的鑒定評價與優異資源挖掘利用。開展種質資源表現性鑒定,對具有優異性狀的種質資源進行多年多點的重要性狀表現及綜合評價,挖掘一批優異種質。
二是加強種業科技創新攻關。建立以市場為導向的種業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和推廣機制,支持開展品種展示、示范、評價和推廣,加快良種良法推廣應用。充分利用有示范帶動作用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建立以小麥、玉米、馬鈴薯、胡麻新品種示范展示點,示范推廣機耕機播栽培、配方施肥、病蟲害綠色綜合防控等技術,為新品種推廣和種業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創立了新機制。
三是提升種業自主創新能力。加快良種聯合攻關。聚焦農業生產重大問題和市場需求,充分利用各種項目資金,鼓勵種業企業與科研院校整合育種資源,重點圍繞小麥、油菜、蔬菜等作物新品種,開展聯合攻關,加快成果轉化。提升種業基地水平。主要在創新基地建設機制方面,注重發揮市場和政府“兩只手”的作用,鼓勵種業企業與農民合作社、村集體經濟組織、家庭農場在冬小麥、冬油菜種子生產方面共建基地,完善“企業+合作社(村集體經濟組織)+基地+農戶”運行模式,探索建立制種、加工、銷售等環節的利潤分配均衡機制,實現雙贏共贏,促進做優基地與做強企業同步發展,帶動制種農戶穩定增收。開展供種供肥供藥、農機作業、技術指導、生產管理等環節的專業化和社會化服務,通過市場聯龍頭、龍頭聯基地、基地帶農戶的產業政策扶持,不斷提升種業產業化水平。做大做強現代種業企業。企業是技術創新的主體,是發展現代種業的骨干力量。抓種業振興,必須發揮優勢種業企業“主板”集成作用,加快提升企業整合資源、創新創造的能力,讓科研、生產、市場、投資等通過企業順暢對接、合體發力;必須做強優勢種業企業這個供種的“基本盤”,讓更多擁有自有品種的企業成為種子市場的供應者、品種更新的推動者、產業融合的引領者;把扶持優勢種業企業擺到更加突出位置,圍繞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運用好市場和政府“兩只手”力量,協同推進種業企業扶優行動,確保落地見效。
四是做大做強現代種業企業。企業是技術創新的主體,是發展現代種業的骨干力量。抓種業振興,必須發揮優勢種業企業“主板”集成作用,加快提升企業整合資源、創新創造的能力,讓科研、生產、市場、投資等通過企業順暢對接、合體發力;必須做強優勢種業企業這個供種的“基本盤”,讓更多擁有自有品種的企業成為種子市場的供應者、品種更新的推動者、產業融合的引領者;把扶持優勢種業企業擺到更加突出位置,圍繞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運用好市場和政府“兩只手”力量,協同推進種業企業扶優行動,確保落地見效。
五是凈化種業市場環境。強化種子生產經營備案制度。種子生產經營備案是《種子法》新設的一項重要制度,結合春秋季的種子市場進行監管的同時,積極督促種子企業和種子經營者開展網上登記備案工作,嚴格審查相關備案材料;加強日常種子生產經營檔案管理,嚴把品種準入關,保障種子經營的可追溯性。做好種子市場日常監管。為貫徹落實2022年全國、全省農村和農業工作會議精神,全省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視頻會議精神,嚴厲打擊制售假劣種子等違法行為,規范種子市場秩序,確保農業生產安全。以小麥、玉米、油菜、大豆等作物種子為重點,重點檢查種子經營門店銷售臺賬是否完善、種子標簽是否規范,銷售的種子是否按規定進行種子經營備案等。開展農作物種子現場抽查扦樣工作。根據省、市業務部門要求,認真開展了春秋季農作物種子市場專項現場抽查樣品工作。
力爭到2025年,主要農作物品種實現一次更新換代,良種覆蓋率穩定在98%以上;培育1家企業具有行業引領性、核心研發能力、育繁推一體化種業領軍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