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州區融媒體中心3月2日訊 秦州區人社局堅持圍繞大局、聚焦重點,扎實抓好根治欠薪工作,全力打好秦州區根治欠薪工作第一“拳”,確保實現“開門紅”。
“抓”字把關,向“法治化”“信息化”轉變。通過開展《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法治宣傳活動,增強用工單位的知法、遵法、守法意識,持續加強務工人員欠薪維權意識。推進“隴明公”平臺與勞動保障監察信息系統、“互聯網+監管”系統對接和信息數據互聯互通,全區累計錄入在建工程項目167個,平臺累計發放工資1.96億元。通過媒體專題報道、時政簡訊等多種形式,大力宣傳秦州區政府根治欠薪工作,向社會釋放根治欠薪決心,增強用人單位依法用工、按時足額支付工資的法律意識,在全社會形成“不想欠、不能欠、不敢欠”的輿論氛圍和根治欠薪聲勢。截至目前,下達限期改正通知書25份;行政處罰告知13份;行政處罰告知書4份;涉及處罰金額80萬元;行政處罰決定書1份;處罰金額2萬元;聯合懲戒告知書6份。
“促”字為保,向“制度化”“標準化”轉變。持續推進工程在建項目標準化管理,統一規范標準模式,通過樹立先進典型,推進用工管理規范、制度有效落實。督促行業主管部門組織精干力量,聚焦多發、易發欠薪糾紛的重點行業、重點領域、重點項目進行“點對點”“拉網式”“全覆蓋”檢查,集中實施根治欠薪聯合執法檢查,督促在建項目全面落實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五項制度”。對排查出的問題和線索,專題分析研判,約談欠薪單位負責人,限定時間制定工資清償計劃,做到欠薪問題快速,高效解決。指導企業按照新要求、新標準對在建工程項目全面實行標準化管理,從勞動合同管理、實名制管理、考勤管理、工資專用賬戶管理、施工總承包單位代發工資、工資保證金、維權信息公示、規范資料存檔等方面實行統一規范的標準化管理。打造了中交一公局第六工程有限公司(天水市秦州新城(一期)基礎設施項目)、甘肅建投建設有限公司(天水市圖書館新館建設項目)為“標準化”管理樣板工地,引導在建項目積極學習借鑒先進經驗和做法。今年以來,我局將全力推廣標準化工地模式,防治并舉,更新農民工維權告示牌30塊,監制農民工實名制管理資料60盒,約談在建項目負責人5人。
“效”字為要,向“網格化+片長制”轉變。持續推行“網格化”管理制度,夯實在建項目“片長制”從被動反應向主動預防轉變。將在建工程項目全面納入網格監管范圍,通過整合監管資源、加強基層監管力量,以便利農民工維權和服務企業為導向,以7個街道16鄉鎮為基礎,精細劃分監管網格,夯實“片長”責任,做到監管模式從被動反應向主動預防轉變,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人員到位、責任明確、跟蹤及時的監管網格。下一步,秦州區人社局將加大宣傳力度,在轄區內在建項目工地張貼“片長+監察員”舉報電話和“片區在建項目二維碼”及時掌握勞資糾紛問題,逐步達到降低“消除存量、嚴控增量”的目的,及時發現違法違規行為,上報群體性事件,形成聯動聯合的網格工作格局,切實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推動根治欠薪工作從清欠向治欠轉變。(供稿/秦州區人社局 編輯/許雅欣 審核/辛智翔)
(新聞來源:秦州區融媒體中心 轉載:李俊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