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秦州區平南鎮孫集村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依托獨特的自然優勢和資源稟賦,厚植生態底色、扮靚村莊顏值、激活產業動能、提升幸福底數,加快推進宜居宜業宜游和美鄉村建設,實現落后山區村向省級示范村的華麗“蝶變”。
一、堅持規劃引領,繪就生態宜居新藍圖。按照“因地制宜、統籌規劃、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突出特色”的原則,堅持規劃引領,科學編制集聚提升類《孫集村村莊規劃(2020-2035)》,先后建成孫集秦大新農村。緊扣高標準、多功能定位,建成集居住區、醫養區、文旅區、農業區、體育賽事區五位一體的孫集特色小鎮,以“原生態保護型田園傳統村落”為主題建成胡家窯自然村傳統宜居村落,全村基礎設施日趨完善,群眾生產生活明顯改善,美麗宜居幸福家園脫穎而生。
二、突出區域優勢,構建文旅農康新模式。依托獨特區位優勢和氣候優勢,堅持走文旅農康融合發展路子,先后打造了青鵑山旅游度假區、文旅康養小鎮、胡家窯傳統村落、芍藥花海基地等特色鄉村旅游景點,建成了以日光溫室、連棟溫室、玻璃連棟大棚、循環農業設備間為主的現代農業示范區,建成以青鵑山酒店、生態食府、生態觀光湖、滑雪場、兒童游樂場為主的文旅產業區,建成以辰洲苗木、芍藥花;貫橹鞯拿缒净ɑ墚a業區,建成以廣豐種養殖合作社、明杰種養殖合作社、樂誠豬養殖合作社為主的養殖產業區,初步形成集現代農業、文旅康養、苗木花卉產業、規模化養殖產業為一體的發展模式。
三、發展支柱產業,拓寬群眾增收新路徑。堅持“以農促旅、以旅興農、農旅融合”的發展理念,始終把鄉村旅游作為群眾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持續拓寬群眾增收路徑,構建“產業園+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的利益聯結機制和“保底收入+收益分紅+務工收入”的全方位帶貧增收機制,鼓勵引導群眾大力發展農事體驗、休閑康養、民宿餐飲、農特產品等,有效拓寬鄉村旅游二次消費,把游客從“頭回客”變成“回頭客”,增加鄉村旅游吸引力及發展后勁,真正實現“產業興起來、人氣旺起來、旅游熱起來、民風淳起來、群眾富起來”。2023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200元,高于全區平均水平10.5%,2024年預計達到16400元以上,同比可增長近8個百分點。
四、加大資金投入,打造示范帶動新標桿。以省級鄉村建設示范鎮、示范村建設為突破口,重點打造,引領示范,推動全鎮示范創建。沿G247國道打造“十里生態長廊”,集中力量全面提升農村基礎設施水平和公共服務能力,建成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3座、垃圾轉運站1座,通村硬化路實現全覆蓋,自來水入戶率達到99.8%。堅持抓點帶面,集中整治臟亂差、消除危舊殘,扮靚整潔優美、山清水秀鄉村顏值。先后投資13.9億元,完成省級鄉村建設示范鎮建設,建成孫集特色小鎮、王坡天河水街、蘇灣民俗莊園、胡家窯傳統村落保護村落、七彩高樓、美麗趙窯等景村融合示范村。孫集村被評為第四批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青鵑山景區被評為4A級國家旅游景區,呈現出“點上有景、線上風景、面上美景”景村融合發展的良好勢頭。
五、推進移風易俗,煥發文明鄉風新氣象。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圍繞“聽民聲、集民智、聚民力”,積極搭建村民議事會、紅白理事會、村級公益性設施共管共享理事會等自治平臺,引導群眾“當主角”“唱主戲”。結合實際修訂完善《村規民約》等村民自治制度,以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為載體,充分利用廣播、宣傳欄、村民大會、道德模范專題講座等形式,宣傳引導村民婚事新辦、喜事儉辦、厚養薄葬等文明新風尚。積極開展“好媳婦、好公婆、好兒女、好鄰居、好妯娌”“五好文明家庭”和“最美家庭”“書香家庭”“美麗庭院”等創建活動,選樹各類先進典型80余人。通過舉辦“慶豐收 促和美”慶祝第六個中國農民豐收節暨《心尖尖上的平南川》鎮歌、詩詞發布會,“天水之間·最美平南”鄉村文化旅游節暨非物質文化展演周,“金徽杯”村BA籃球比賽等活動,持續弘揚傳統文化,提高鄉風文明建設水平。
六、強化黨建引領,增強集體經濟新動能。始終把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作為村莊發展、村民致富的重要抓手,將工作能力強、致富帶富作用發揮明顯的黨員充實到黨組織帶頭人隊伍中,打造了一支群眾肯定、值得信賴的“排頭兵”。積極探索村集體經濟多元化發展模式,科學論證,尊重民愿,通過入地入股景區滑雪場獲、由村黨支部種植荏子、小麥等農作物、爭取項目扶持資金發展特色餐飲產業等方式獲得收益。2023年村集體經濟收入33.03萬元,預計2024年村集體經濟收入可達4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