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造綠色改善生態果品產業富民增收
天水退耕還林發展生態經濟
本報天水訊(記者王朝霞)天水市穩步推進退耕還林工程,使一大批宜林宜草的荒山荒坡披上了綠裝,形成了花牛蘋果、麥積葡萄、大地灣蜜桃等國內知名品牌,農民林果業收入穩步增加。
天水市在退耕還林工程中突出質量管理,推行專業隊造林、合同造林、城鄉合作造林等造林機制,在苗木供應、栽植、管護等環節層層把關,鞏固質量。
通過6年的工程建設,以10條林帶網為骨架的生態防護林體系初步形成,全市累計增加林草面積241.8萬畝,使全市森林面積達到600萬畝,森林覆蓋率提高到30.2%。
經省林業廳綜合考核,2003年、2004年天水市退耕還林實績考核連續兩年位居全省第一。先期開展退耕還林的地區,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控制。
全市依托退耕還林工程發展以蘋果為主的百萬畝果品基地,這些經濟林果已陸續進入掛果期,經濟效益開始顯現。該市不失時機地進行林果產業規模化經營,形成了果品加工、貯藏、運輸、銷售一條龍的產業化鏈條。建成果品加工企業30多家,年加工果品15萬噸,以及氣調庫、恒溫庫、簡易庫等年貯藏果品7.5萬噸,帶動4.8萬農戶脫貧致富,戶均增收1000元。
建成30多個果品批發交易市場,形成產銷中介服務組織380個,營銷隊伍2萬余人,有5000名果品經紀人活躍在大江南北,使該市花牛蘋果進入廣州、深圳、上海等地的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