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事業單位改革,是經濟、政治體制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深化政治體制改革,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近年來,天水市委、市政府貫徹中央和省上有關精神,在事業單位改革上進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探索與實踐,取得了實質性進展。通過改革,天水市精干了機構和人員,優化配置了資源,發展了事業單位生產力,增強了事業單位活力,提高了事業單位社會和經濟效益。今天,本報刊發本報記者采寫的《天水市事業單位改革試點卓有成效》一文,以饗讀者,天水市在這項改革中積累的寶貴經驗,值得借鑒。
何元忠是天水市中醫院的一名主治醫生,雖只有中級職稱,但他醫術精湛,做得一手好手術,管理能力也較強,是醫院中級學科帶頭人。在最近的人事制度改革中,何元忠順利通過民主選聘,成功聘為醫院外科主任,走上了高級技術崗位。
在天水市中醫院,包括何元忠在內,從中級學科崗位聘到高級技術崗位的共有9名。不僅如此,醫院還有4名初級護理人員聘到了中級技術崗位,15名工作能力突出的職工走上了中層管理崗位,其中5人是打破身份界限,從工人身份走上中層管理崗位。同時,醫院有5名原中層管理人員落聘,8名技術人員低聘到下一級技術崗位,2名一般職工落聘。
無論是何元忠們的“低職高聘”,還是一些人的“高職低聘”,甚至落聘,發生在天水市中醫院的大動作人事制度改革,在天水市其他事業單位已成為一種常態。近年來,這種改革在給人們帶來機遇和挑戰的同時,也促進了事業的發展,天水市的成功經驗成為我省乃至全國事業單位改革的一面旗幟。
一近幾年來,天水市不斷加大對事業單位的改革力度。天水市事業單位改革工作,1999年首先在教育系統進行單項改革試點,2003年又在衛生系統開展綜合改革試點,同時對部分服務“三農”的單位和有執法職能的事業單位進行了改革。通過努力,試點范圍不斷擴大,到2004年底,試點單位已達1087個,約占全市事業單位總數的22%,涉及人員13346人,約占全市事業單位在職職工的25%。
通過改革試點,天水市充分積累了經驗。按照全省事業單位改革試點工作的總體要求,天水市委、市政府決定,進一步擴大事業單位改革試點,并列出了時間表,即從2005年10月底至2006年4月底,除了市直正在開展試點的衛生系統三所醫院繼續進行外,天水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等7家單位正式列入試點范圍。與此同時,各縣區改革試點工作也在緊鑼密鼓地展開。
為了進一步推進事業單位改革,天水市在廣泛調查研究和充分醞釀的基礎上,擬定了《關于天水市事業單位改革的指導意見》、《天水市事業單位機構分類改革和“三定”工作實施意見》、《天水市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實施辦法》、《天水市事業單位行政領導人員聘任暫行辦法》、《天水市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中社會保險若干問題的實施意見》、《天水市事業單位新增人員實行公開考試招聘的實施辦法》等13個政策性的配套文件。這些文件基本上涵蓋了事業單位改革三個最主要的方面,即機構改革、人事制度改革、內部分配制度改革,為深化事業單位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二天水市事業單位機構改革的指導思想十分明確,那就是按照“政事分開、事企分開、產權清晰、權責明確、管理科學”的要求,將事業單位機構穩步推進。
因此,在過去幾年來,天水市對重復設置和規模小、服務對象單一的一些事業單位予以撤并;將任務不足,長期不出成果,經濟和社會效益差的單位撤銷。
如將天水第一、第二師范學校合并為天水師范學校,將市糧食企業管理站、市安全信息中心、市交通工程物資設備供應站等單位予以撤銷,就屬于此列。
與此同時,天水市實行政事分開,將行政職能收歸行政機關。如市旅游局從麥積山風景管理局中分設出來,專司旅游行政管理職能;撤銷社會保險事業管理局,其原承擔的社會保險等方面的行政職能交由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在轉換機制,脫鉤放權的改革中,天水市將原市會計師事務所、市審計事務所、市資產評估事務所、市紀元律師事務所與原行政主管部門脫鉤,實行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約束,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社會化主體。
伴隨著機構改革,有關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也在同步進行。天水市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是從教育系統開始的,主要是以推行校長聘用制、中層干部和教職員工競爭上崗為主要內容的競聘制度。目前,教育系統普遍建立了上崗必先爭崗,爭崗必須競崗的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