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重視抗旱工作 全力幫助群眾生產自救
【本報訊】為了全力減輕當前的嚴峻旱情,支持廣大干部群眾開展生產自救,減輕災害損失,幫助解決災區群眾在人畜飲水、購置維修抗旱設備和農作物改種補種所需種子、化肥等農資供應不足的困難。近日,市委、市政府召開專題會議研究決定,在當前財力十分緊張的情況下,緊急動用財政預備金,并多方統籌整合水利、農業、民政救災資金845萬元用于抗旱生產。首批425萬元已下撥到縣區,其中拿出105萬元,由市政府采購辦統一采購灌溉水泵配發各縣區,專門用于抗旱生產。
去冬今春以來,我市氣溫持續偏高、降雨量偏少,特別是今春以來,沒有出現一次有效降雨,干旱持續發展。全市山川普遍受旱,68個鄉鎮旱情嚴重,農作物受旱面積達370.65萬畝,成災面積177.88萬畝,絕收6.79萬畝、41.4萬人和7.82萬頭大家畜飲水困難,旱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達3億多元。面對嚴重旱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及時召開了抗旱生產緊急電視電話會議,下發了抗旱工作緊急通知,對抗旱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要求全市上下從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高度,充分認識當前抗旱工作的嚴峻形勢,把抗旱生產擺在各項工作的首位,全力以赴組織抗旱救災。
市上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親自帶隊,帶領相關部門負責人,深入各縣區檢查指導抗旱生產。各縣區、各部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部署,認真貫徹落實省、市抗旱工作會議精神,及時制定完善抗旱工作方案,明確工作責任,落實各項抗旱措施,充分動員廣大干部群眾及社會各方面全力投入抗旱生產,有效減輕了旱災損失。
針對目前持續發展的嚴峻旱情和抗旱工作中存在的困難,為了進一步支持和加大抗旱生產力度,解決安排好困難群眾生活,近日,市委、市政府研究決定,動用500萬元財政備用金,由市水利局安排260萬元小水資金,市民政局安排50萬元救災資金,市農業局安排35萬元救災資金,共計845萬元專項資金用于全市的抗旱救災工作。這批資金將分兩批劃撥到各縣區,首批劃撥425萬元,其中市財政劃撥390萬元(甘谷、秦安、清水、張川各60萬元,秦州、麥積、武山各50萬元),市農業局的35萬元救災資金全部分解到各縣區。會議強調,這筆抗旱資金要確保專款專用,把有限的資金用在最需要的地方,重點解決人畜飲水所需、灌溉設施的購置維修以及農作物改種補種所需種子、化肥等農資的補助費。另外,從市財政首批劃撥縣區的390萬元中拿出105萬元(每個縣區15萬元),由市政府采購辦統一采購637臺灌溉水泵,每個縣區配發91臺,專門用于抗旱救災。第二批420萬元資金,根據旱情的發展,有側重點地劃撥到縣區。
會議指出,盡管近日我市抓住有利時機,及時實施了人工增雨,各縣區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降雨,旱情有了一定緩解。但是,由于我市干旱持續時間長,干土層深厚,土壤墑情差,受災面積大,仍不能從根本上緩解旱情。另據氣象部門預報,5至9月份,我市大部分地區降雨仍然偏少,有高度伏旱和秋旱的可能,形勢仍然十分嚴峻。因此,各級黨政組織、各有關部門和各級領導同志,一定要進一步增強抗旱救災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克服麻痹思想和等待觀望的認識,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部署,加強領導,靠實責任,完善措施,做到旱象不消除抗旱工作不松懈,努力打好這場抗旱攻堅戰,把旱災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程度。 (市府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