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至18日,甘肅省林業廳黨組書記、廳長馬尚英在天水市委書記趙春、副書記馬湘賢、副市長柴金祥、市林業局局長張仲康以及相關縣區領導的陪同下,先后深入武山、甘谷、秦州、張家川、清水、麥積6縣區的12個鄉鎮15個造林現場,檢查指導林業工作。在檢查中,他要求各級林業部門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省十一次黨代會精神,牢牢把握良好機遇,精心謀劃,統籌安排,認真抓好林業生態建設。
秦州區自2002年以來,按照“春有花、夏有蔭、秋有果、冬有青”的建設要求,采取大苗定植一次成型的方式,綠化荒山地埂,坡耕地實施退耕還林,共栽植塔柏、雪松、側柏、香花槐等1.5米以上的高檔綠化樹種及刺槐、楊樹、臭椿、榆樹等鄉土樹種共計1700多萬株,總綠化面積達到18.8萬畝,綠化率達到96%以上。在看到五年前栽植的刺槐已蒼翠蔥蘢,山上槐花花香撲面,林間的櫻桃已部分掛果,山路上晨練的老人絡繹不絕。馬廳長高興地說,短短五年時間,這里就綠化得這么好,真是了不起,你看這里空氣多清新,環境多幽雅,已成了老百姓休閑納涼的好地方,你們為構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和諧環境做出了突出貢獻。下一步要加強管護,防止森林火災、病蟲害等危害,若達到森林公園標準,就盡快申報森林公園,做到有機構、有專人管理。
在張家川縣城西北面百草洼281畝公墓區綠化現場,看到新栽的側柏、云杉、香花槐等樹苗整整齊齊,馬廳長高興地說,公墓綠化是我們一直倡導的綠化方式,對促進城區綠化美化,加快城區綠化進程,改善人居環境有重要作用。張家川公墓區綠化工程克服種種阻力,在墓地綠化工作方面有突破性進展,應該向全省大力推廣。
在清水縣秦亭鎮萬畝核桃園和清水縣北山萬畝城郊綠化現場,馬廳長看到滿山郁郁蔥蔥新栽的1.2萬畝側柏和剛剛發出嫩芽的核桃苗,高興地說,清水縣在造林任務還沒有下達的情況下,不等不靠,積極籌措資金,大力開展造林綠化工程,美化城市、建設家園,建成了集生態、經濟、旅游觀光為一體的北山城郊綠化帶和萬畝核桃經濟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他指出,清水是核桃的適生區,非常適合發展核桃,你們一定要發揮地域優勢,抓好核桃產業。造林綠化要堅持統一規劃,合理布局,以流域或山系為單元,打破鄉村行政界限,規模治理,整縣整鄉整流域推進,山、水、田、林、路綜合治理。在樹種選擇上,要栽植優良薄皮核桃品種,保證成活率、保存率,確保造林質量。條件允許的地方,要大力推廣林草、林豆、林藥套種,增加群眾收益,為大地增綠、農民增收做出應有的貢獻。
在視察麥積區城郊南山萬畝花牛蘋果基地后,馬廳長指出:南山萬畝花牛蘋果基地按照“產業整流域開發,水土整流域治理、群眾整流域致富”的設計原則,整合項目資金,完成蘋果建園1.7萬多畝,工程建設規模大、質量高,既促進了當地經濟林果業的快速發展,又為甘肅省“4316”計劃實施起了良好的示范帶頭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