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配圖:天水在線)
自去年11月份以來,我市未發生有效降水,降水普遍偏少2-5成,河道來水減少,地下水位持續下降,境內河流來水較歷年同期偏少8-9成,河谷川道地下水位普遍下降2-4米,日益嚴重的旱情導致全市144.79萬畝越冬農作物受旱,27.62萬人、10.08萬頭大牲畜飲水困難。據氣象部門預測,我市近期旱情有進一步擴大態勢,當前全市旱情形勢嚴峻,已達到抗旱預案二級預警標準。經市政府研究,啟動全市二級抗旱應急響應。

各縣區、各有關部門要全面貫徹落實2月6日召開的省、市抗旱春耕生產電視電話會議精神,突出民生水利主題,把解決人畜飲水安全問題作為重點,強化應急措施,加快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實施進度。積極落實抗旱春耕生產措施,千方百計增加抗旱水源,盡力擴大春灌面積,抓緊對現有各類蓄水工程進行整修配套、清淤擴容,繼續搞好集雨節灌工程建設,做好雨雪水收集,擴大集雨補灌技術。在旱作農業區采取“修梯田、集雨水、調結構”的抗旱模式,重點抓小截引、小提灌、小機井、小塘壩、集雨水窖等小水利工程,利用一切零散水源點澆點灌,全力以赴抗旱保苗。 (戴剛 韓偉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