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干旱嚴重影響玉米灌漿
8月5日,記者從天水市抗旱防汛部門了解到,入夏以來的持續干旱已導致天水市果園、新造林地和部分成林地受災嚴重,森林火險等級上升。據初步統計,目前天水市林果業受災面積已達116.675萬畝,預計經濟損失13.51億元。其中果園成災面積103.14萬畝,預計經濟損失13.147億元。林地受災面積13.535萬畝,預計經濟損失3599萬元。

高溫無雨果農受損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連續高溫天氣,降雨量偏少,使得城區街道上一些本來翠綠的行道樹樹葉變得枯黃。而在田間地頭,正在生長期的玉米、馬鈴薯等大秋作物也因為干旱,葉子被曬得卷了起來。
在天水市秦州區藉口鎮采訪時記者看到,北靈村村民席扣珍正用柴油機從小河里抽水給自家川地里種的玉米、馬鈴薯和蘋果樹灌水。由于受連續高溫天氣影響,缺水導致席扣珍家地里的農作物干枯、萎縮、變黃,部分地塊已經干旱開裂。
據7月23日土壤墑情自動站監測結果顯示,墑情除清水、張家川均為正常外,其余各地均為旱,其中淺層麥積、甘谷、秦安、武山為重到特旱;耕作層秦安、麥積為重到特旱;較深層為輕到中旱。渭北區陽山干土層最大厚度達到8厘米。8月1日,渭北區陽山干土層最大厚度已經達15厘米。

旱情將進一步蔓延
天水農業氣象試驗站站長姚小英告訴記者,目前,玉米、馬鈴薯等大秋作物進入水、養分需求的關鍵時期,特別是玉米已進入灌漿期,近期干旱影響玉米灌漿乃至產量的形成。據調查,今年麥積區甘泉鎮玉米植株長勢不如去年,健壯程度遜于往年,植株高度普遍偏低1至3厘米。北山旱區玉米葉黃株瘦,長勢頹靡,預計比去年減產1至2成。蘋果樹正值花芽分化盛期和果實快速膨大期,也是需水臨界時段,該期適宜溫度17℃—25℃,土壤相對濕度偏低,對果樹的花芽分化和果實快速膨大生長造成不利影響。
姚小英說,預計近期天水市降水仍呈偏少趨勢,氣溫持續趨高,除清水、張家川以外,大部分縣區最高溫度均在32℃以上,因此旱情將進一步蔓延趨重,抗旱形勢嚴峻。建議農民應該抓好田間水肥管理工作,及時中耕鋤草和追施化肥,補充養分需求,保障灌漿等生育過程的正常進行。(記者 哈麗娜文/圖)
